丙申二月抵广州寓海珠寺

天涯历尽尚遐征,百粤风烟不计程。

涉险始知尘海阔,道穷转见死生轻。

暂依水月光明住,偶向琉璃宝地行。

到岸舟航今已弃,上方钟鼓为谁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历经千辛万苦,跨越遥远的地域,最终抵达广州的海珠寺的经历。诗中充满了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天涯历尽尚遐征,百粤风烟不计程。”开篇即展现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无论路途多么遥远,风尘仆仆,他依然勇往直前,不计路程的漫长。

颔联“涉险始知尘海阔,道穷转见死生轻。”在经历了种种艰难险阻之后,诗人开始意识到世界的广阔无垠,同时也领悟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颈联“暂依水月光明住,偶向琉璃宝地行。”描绘了诗人暂时栖息于水月之光下的宁静与美好,偶尔漫步于琉璃般璀璨的宝地,享受着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尾联“到岸舟航今已弃,上方钟鼓为谁鸣?”当诗人到达目的地,曾经陪伴他航行的舟船已被抛诸脑后,而上方的钟鼓声似乎也为他而鸣,寓意着旅程的结束与新的开始,以及心灵的觉醒与升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坚韧不拔,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47)

德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燕都慈寿寺别山长老

当年一钵久过从,长夜披衣听晓钟。

饭食每怀香积界,经行常忆妙高峰。

潜消瘴热心含雪,暗记流年手种松。

为扫莲花师子座,待馀重举绝言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山居二首(其一)

三冬拥衲坐枯禅,喜见春光最可怜。

瓦鼎野蔬将献供,地垆松火渐无烟。

青山覆雪重开面,白发防寒已及肩。

幸作太平云卧客,焚香朝暮祝尧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山居二首(其二)

旧游恍忽是前生,每忆行藏暗著惊。

此日青山当日梦,今时白社旧时盟。

酬机但用无星秤,娱老唯留折脚铛。

若问西来端的意,曹溪一派水盈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画小景(其一)

流云覆春山,轻寒冻欲坼。

何处踏青来,归时月华白。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