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彩震斋中古瓦盘歌

兀兀棱棱一古瓦,是谁良工范而冶。

塼沙摸土近千年,可惜沈霾尘土下。

怜君清高雅相宜,中庭贮水漾沦漪。

浇花芳径添新润,洗砚閒斋澹古姿。

世人贵耳不贵目,纷纷好古翻成俗。

不见魏朝宫寝久无踪,后人埴瓦犹衒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尊古瓦,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工艺与文化的深深敬仰和对世俗价值取向的反思。古瓦棱角分明,仿佛是古代工匠精心塑造的艺术品,历经千年风霜,虽被尘土覆盖,却依然保持着其清高的气质。诗人将其置于庭院之中,不仅为花草增添了一抹新润,也为闲居的书斋平添了几分古朴的韵味。

然而,诗人也洞察到社会上的一种现象——人们往往更重视听觉的享受,而忽视了视觉的审美。这种对古物的追求,有时反而成了附庸风雅的俗套。诗人以魏朝宫殿为例,那些曾经辉煌的建筑如今已无迹可寻,而那些用来建造它们的瓦片,却被后人视为炫耀的资本,这反映了社会对古物价值的误解和利用方式的浅薄。

整首诗在赞美古物的同时,也对社会风气进行了委婉的批评,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现代人审美取向的反思。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得钱塘歌送张仪吉

君不见钱塘波浪动地来,奔流喷薄共潆洄。

张郎笔底驱河岳,气与秋涛争喧豗。

当年早谢儒冠累,耻学低头事权贵。

漫尔江湖作浪游,亦向云山称典记。

以此蹉跎秋复春,棕袍布袜忘其贫。

袖中虽有龙蛇璧,世上徒逢按剑人。

君今倦游归闾里,锦帆欲指三江水。

杖履晴霞岭外春,烟花夜月吴门市。

吴山一片石峨峨,西湖绿水漾微波。

他时兑得馀杭酒,与汝同醉金叵罗。

形式: 古风

赠医士王明心

城中十室五药肆,朱牌粉额纷相向。

十指茫茫看病人,恰似捉月虾蟆状。

我爱山人王明心,指头了了现诸相。

为悯众生受病多,不辞身寄江湖上。

平头童子负奚囊,到处名山一相访。

曾从庐顶掘仙茅,今在岭南食蒟酱。

中林亦有餐霞人,时时相过问无恙。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刘仲安以青山草堂诗见贻寄题一首

城里有佳山,沈霾如许久。

浑沦气色疑未分,恰似精华今始剖。

刘郎本自天台流,今来却是云山友。

城郭劳劳到者稀,扪历方知岩岫陡。

前山如揖复如趋,中岭峨然似拱受。

万瓦鳞鳞睥睨间,炊烟几缕萦林薮。

峰头古木不知年,阴森或有精灵守。

閟林黝壑悄无人,偕游必与烟霞耦。

刊木随方借卜居,小构茆亭仅数肘。

镌石磨崖记岁年,我与山灵良匪偶。

岭上白云堪赠谁,缄题为寄中林某。

剩水溪头侬是家,薄有园庐宽似斗。

非无圭山一片翠,望里迢迢隔窗牖。

君今振衣千仞岗,笑我红尘地下走。

纸上分明寄卧游,云关有路何时叩。

看君不是山泽癯,广额棱棱河似口。

暂尔云山狎主盟,它日移文君讶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赠琴僧

古桐斑驳冰纹断,雪色湖丝七缕绊。

凭将指下悟禅机,轻霜拂林秋籁微。

梵语清圆呗音细,吾师传琴即传偈。

身如槁木心如灰,一派清声空里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