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挽浦江谯夫人

天资高朗识精微,千载兴亡洞是非。

子美诗中闻凤语,羲之笔下相鸾飞。

口传诸子今为盛,心念宗周古亦稀。

喜惧高怀如履薄,西瞻白鹤重歔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天生才智敏锐洞察细微,千年历史兴衰看透是非。
在杜甫诗中能听到凤凰的鸣叫,在王羲之的笔下有鸾鸟飞翔。
如今口头传承的学问兴盛,心中怀念的周朝古风却罕见。
欢喜与忧虑交织如履薄冰,西望白鹤又令人深深叹息。

注释

天资:天生的才能和资质。
高朗:聪明、敏锐。
识:洞察。
精微:细微之处。
千载:千年。
兴亡:兴衰。
子美:杜甫的字,杜甫是唐代诗人。
凤语:比喻贤士的言论或美好的诗文。
羲之:王羲之,东晋书法家。
相鸾飞:形容书法飘逸,如鸾鸟展翅。
口传:口头传授,代指学问。
诸子:各种学问或学派。
心念:内心怀念。
宗周:指周朝,古代中国的朝代。
古亦稀:古代也很少见。
履薄:像走在薄冰上,形容谨慎小心。
西瞻:向西看。
白鹤:象征长寿和高洁。
歔欷:感叹或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度正所作的《奉挽浦江谯夫人》,主要通过对诗人的才情与对历史的洞察,以及对夫人品格的赞美,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怀念。首句“天资高朗识精微”赞扬了夫人的聪明才智和深刻见解,暗示她不仅有女性的细腻,更有男性的深思熟虑。次句“千载兴亡洞是非”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她对世事变迁的洞察力。

“子美诗中闻凤语,羲之笔下相鸾飞”两句,借用了杜甫(字子美)和王羲之的典故,比喻夫人的文采如同凤凰鸣叫、鸾鸟飞翔,显示出她的文学才华和风雅气质。接下来,“口传诸子今为盛,心念宗周古亦稀”一句,称赞她在教育后代方面成就显著,同时又流露出对古代儒家理想的向往。

最后两句“喜惧高怀如履薄,西瞻白鹤重歔欷”,以“履薄”形容夫人心境的谨慎和高尚,即使在生前也时刻保持着谦虚和敬畏。而“西瞻白鹤”则寓指对死亡的思考,望着远方的白鹤,诗人不禁悲从中来,表达了对夫人的深深哀悼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谯夫人的才情与品德,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亡者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153)

度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堂涂恭甫奉其母夫人谢氏还山为赋挽诗一章以送之

族姓源江左,来归禹外家。

懿文吟柳絮,淑质咏桃华。

兰室双芽秀,萱堂只影斜。

他年修郡志,遗范照三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临川吴子达以揲蓍游成都访余寺中见堂上晦翁像作而曰向亦尝得见之且见问蜀之易学子云以来代有其人近世何如某叹其用意精切拳拳如此因为出数语以勉之

千古羲皇一片心,何人此地口微吟。

凿开未济言无几,说破先几义极深。

此事旧传师友记,斯文今见火珠林。

成都自昔多真隐,著眼稠人更访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临邛计次魏自言六世祖破荒先生晚居景陵因葬焉后世子孙岁时不能拜扫日负樵牧不禁之忧慨然欲往携其所藏遗书一卷求书纸尾且云是行并之武昌省运使表兄迤逦观光上国用正岩字韵赋诗一章以言志正亦用岩字韵为赋三章以勉之云(其三)

不及抠衣拜紫岩,尚能什袭宝书函。

扫除荆棘扶初日,投畀烟岚困老谗。

四海时无伸国论,百年人自仰台衔。

南轩衣钵今何似,见说诸孙也不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临邛计次魏自言六世祖破荒先生晚居景陵因葬焉后世子孙岁时不能拜扫日负樵牧不禁之忧慨然欲往携其所藏遗书一卷求书纸尾且云是行并之武昌省运使表兄迤逦观光上国用正岩字韵赋诗一章以言志正亦用岩字韵为赋三章以勉之云(其二)

涵养工夫自野岩,淹该万卷一空函。

何须识者方能识,自是谗人不敢谗。

骐骥栖栖垂皂枥,驽骀扰扰被金衔。

不妨希价咸阳市,未必人人眼目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