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路桃花愁杀人,柳塘茅屋正宜春。
春风不是不相识,不遣春山养病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风光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一路桃花愁杀人”这一句,通过鲜明的意象形容了春天里繁盛的桃花给人带来的无限情愫。这里的“愁杀人”并非字面上的悲伤或痛苦,而是指那种被美景深深打动而无法释怀的情感状态。
接着的“柳塘茅屋正宜春”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间生活场景。柳树随风摇曳,溪流潺潺,小屋茅草覆盖,这一切都构成了一个恬静美好的春日图画。诗人用“正宜春”来表达这是春天最适合居住的地方。
下两句“春风不是不相识,不遣春山养病身”,则透露出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春天的深刻理解。春风在这里不仅是季节变化的象征,更是生命力和希望的代表。而“不遣春山养病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依恋,以及将自己融入到自然之中的愿望,哪怕是在身体有疾的时候,也希望能在这美好的春光中得到疗愈。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外界景物的交响。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是诗人与大自然间微妙关系的一次抒写。
不详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碧玉山中白玉溪,武陵村落午时鸡。
南楼一觉春宵雨,夹路桃花送马蹄。
昔年曾访此林坰,今日重来倍有情。
道在山中人不会,竹风柏日总分明。
韩范诸公各一时,贤豪久速系安危。
从来功业知难就,未敢先赓庆历诗。
绕屋桃花可得追,迎门犹有海棠枝。
牡丹未放酴醾小,并入青梅煮酒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