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陆鲁望白菊

耻共金英一例开,素芳须待早霜催。

绕篱看见成瑶圃,泛酒须迷傍玉杯。

映水好将蘋作伴,犯寒疑与雪为媒。

夫君每尚风流事,应为徐妃致此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不愿与金色菊花一同开放,白色的芳香需要等待初霜的到来。
围绕篱笆看到一片如玉的花圃,饮酒时会被这美景迷惑,仿佛在玉杯旁。
倒映在水中好像与蘋草作伴,冒着寒气似乎与雪花为伍。
先生总是崇尚风雅之事,想必是为了徐妃安排这样的景致。

注释

耻:以...为耻。
金英:金色的菊花。
一例开:一同开放。
素芳:白色的芳香。
早霜:初霜。
催:促使。
绕篱:围绕篱笆。
成瑶圃:像玉一样的花圃。
泛酒:饮酒。
傍玉杯:在玉杯旁。
映水:倒映在水中。
蘋:一种水生植物。
伴:作伴。
犯寒:冒着寒气。
疑与:似乎与。
雪为媒:与雪花为伍。
夫君:对先生的称呼。
每尚:常常崇尚。
风流事:风雅之事。
徐妃:古代美女,此处代指某位女子。
致此栽:安排这样的景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马都的作品,名为《和陆鲁望白菊》。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菊之作,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的思念与赞美。

“耻共金英一例开,素芳须待早霜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菊花的独特情感,不愿意将其与其他花朵相提并论,而是期待着它能够在秋风中更快地绽放。

“绕篱看见成瑶圃,泛酒须迷傍玉杯。”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庭院中赏菊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一种饮酒作乐、享受生活的情趣。

“映水好将蘋作伴,犯寒疑与雪为媒。” 这两句通过对比菊花和水中的倒影,以及用“犯寒”来形容菊花傲立霜雪之中,诗人赞美了菊花不畏严寒的坚强品质。

“夫君每尚风流事,应为徐妃致此栽。” 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称颂,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赏菊的心情和朋友共享,并且通过菊花传递对友人风雅品性的赞美。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既描绘了菊花的独特魅力,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收录诗词(2)

司马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都登进士第。懿宗咸通中,与陆龟蒙、皮日休等吴中名士有唱和。后尝居青丘,与节度使王师范有交。事迹散见《太平广记》卷二五二、《唐诗纪事》卷六四、《唐音癸签》卷二七。《全唐诗》存诗2首

相关古诗词

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

此去欢荣冠士林,离筵休恨酒杯深。

云梯万仞初高步,月桂馀香尚满襟。

鸣棹晓冲苍霭发,落帆寒动白华吟。

君家祖德惟清苦,却笑当时问绢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雅琴篇

亭亭峄阳树,落落千万寻。

独抱出云节,孤生不作林。

影摇绿波水,彩绚丹霞岑。

直干思有托,雅志期所任。

匠者果留盼,雕斲为雅琴。

文以楚山玉,错以昆吾金。

虬凤吐奇状,商徵含清音。

清音雅调感君子,一抚一弄怀知己。

不知钟期百年馀,还忆朝朝几千里。

马卿台上应芜没,阮籍帷前空已矣。

山情水意君不知,拂匣调弦为谁理。

调弦拂匣倍含情,况复空山秋月明。

陇水悲风已呜咽,离鹍别鹤更凄清。

将军塞外多奇操,中散林间有正声。

正声谐风雅,欲竟此曲谁知者。

自言幽隐乏先容,不道人物知音寡。

谁能一奏和天地,谁能再抚欢朝野。

朝野欢娱乐未央,车马骈阗盛彩章。

岁岁汾川事箫鼓,朝朝伊水听笙簧。

窈窕楼台临上路,妖娆歌舞出平阳。

弹弦本自称仁祖,吹管由来许季长。

犹怜雅歌淡无味,渌水白云谁相贵。

还将逸词赏幽心,不觉繁声论远意。

传闻帝乐奏钧天,傥冀微躬备五弦。

愿持东武宫商韵,长奉南熏亿万年。

形式: 古风

乙丑人日

自怪扶持七十身,归来又见故乡春。

今朝人日逢人喜,不料偷生作老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九月八日

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

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