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楼三首(其一)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明亮的月光洒满窗户,寒霜也布满了窗帘,冷寂的灯光照着空荡的床榻。
在燕子楼上,秋夜的霜月如此凄清,仿佛只为一个人的孤独而漫长。

注释

满窗:月光充满整个窗户。
明月:明亮的月亮。
满帘霜:窗帘上布满的寒霜。
被冷:被子寒冷。
灯残:灯火即将熄灭。
拂卧床:照在空床上。
燕子楼:古代的一座楼阁,常用来象征女子独居之处。
霜月夜:有霜的月夜。
秋来:秋天来临。
只为一人:只为了一个人。
长:时间显得特别漫长。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深秋夜晚景象和情感的诗歌,通过对月光、霜花、寒冷灯光以及被褥等物象的细腻刻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情境。

“满窗明月满帘霜”两句描绘了夜晚景致,月光如水泼洒在窗上,而霜花则覆盖着室内的帘幕。这里的“满”字用得恰到好处,既形象地表达了外界自然景观的丰富,又暗示了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情感氛围。

“被冷灯残拂卧床”则转向室内,通过对被褥和灯光的描绘,传递出一种生活上的孤独与寒冷。这里的“被冷”二字,不仅形容了物理上的温度,更隐喻着诗人的情感世界。

“燕子楼中霜月夜”一句,继续强化了秋夜的清冷和静谧,同时引出了燕子的形象,可能是对室内外空旷氛围的一种写实。燕常与古代文人生活紧密相连,这里或许暗示着诗人在书房中独处的孤寂。

最后,“秋来只为一人长”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核心。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一种感慨,更是在说,随着季节更迭,无边无际的秋意仿佛只是为了一个孤独的人而绵长。这里的“一人”,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诗人内心世界中某个不再存在或无法触及的人。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室外自然景象与室内生活氛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处时的情感体验和深秋夜晚的寂寞之美。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燕子楼三首(其二)

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燕子楼三首(其三)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翰林中送独孤二十七起居罢职出院

碧落留云住,青冥放鹤还。

银台向南路,从此到人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赞崔氏夫人

拜别高堂日欲斜,红巾拭泪贵新花。

徒来生处却为客,今日随夫始是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