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八景(其二)洞庭秋月

月出天在水,平湖净于席。

安得谪仙人,来听君山笛。

形式: 五言绝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月下洞庭湖的宁静美景。首句“月出天在水”,巧妙地运用了倒置的手法,将“天”与“水”相融合,营造出月光如水,水色如天的梦幻景象。次句“平湖净于席”,进一步强调了湖面的平静与清澈,仿佛铺开的一张洁白无瑕的席子,形象生动。

后两句“安得谪仙人,来听君山笛”,表达了诗人对能与谪仙人共赏此景的渴望,以及对洞庭湖畔君山笛声的向往。谪仙人,即李白,这里借指高雅的文人或理想中的超凡脱俗之士。诗人希望这样的文人能来到此地,一同欣赏这月夜下的洞庭美景,聆听君山上的笛声,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洞庭湖月夜的静谧之美,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于高雅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潇湘八景(其三)远浦归帆

孤帆落日明,青山相映带。

遥遥万里情,更落青山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泰]韵

潇湘八景(其四)平沙落雁

征鸿恋回渚,欲下还惊飞。

苇深缯缴繁,岁晚稻粱微。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潇湘八景(其五)山市晴岚

鸡声茅屋午,霭霭墟烟白。

市散人亦稀,山空翠犹滴。

形式: 五言绝句

潇湘八景(其六)渔村夕照

晒网白鸥沙,冲烟青箬笠。

欸乃一声长,江空楚天碧。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