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李巽之

嗟嗟平生交,所恨不耐久。

几年戎马间,太半正丘首。

忆初识君面,同门皆小友。

倏忽五十春,相见成老叟。

淹淹泉下人,树拱骨已朽。

崎岖见在身,何幸得此寿。

感慨岁云晚,哀泪迸林薮。

古今均一梦,万事付杯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的作品《留别李巽之》,通过诗人与友人李巽之的离别,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嗟嗟平生交,所恨不耐久。”感叹人生中的朋友相聚不易,遗憾的是这种相聚往往不能长久。接着,“几年戎马间,太半正丘首。”描述了战争年代,许多人因战乱而离世,生命脆弱,难以长久。

“忆初识君面,同门皆小友。”回忆起初次相识时的情景,那时大家都是年轻的学生。“倏忽五十春,相见成老叟。”时间飞逝,转眼间五十年过去,曾经的少年都已变成白发苍苍的老者。

“淹淹泉下人,树拱骨已朽。”那些已经去世的人,他们的坟墓上树木已经长高,骨骸早已腐朽。“崎岖见在身,何幸得此寿。”活着的人虽然历经坎坷,但能活到如今,实属幸运。

“感慨岁云晚,哀泪迸林薮。”面对岁月的无情流逝,诗人不禁感慨万千,泪水如泉水般涌出。“古今均一梦,万事付杯酒。”古今的兴衰如同一场梦,世事无常,唯有借酒浇愁,以求暂时忘却忧愁。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友情、时光、生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司谏许道真徵复图

君不见退休绿野平淮相,灵台不许丹青状。

又不见五湖归去鸱夷桨,越人争铸黄金像。

功成身退天之道,道直天怜去官早。

盐梅须借筑岩人,羽翼重来采芝老。

袖中谏草力回天,害除利兴车载悬。

何忧不识荆州面,图画如今处处传。

形式: 古风

郭显道美人图

君不见昭阳殿里蓬莱人,终惹渔阳胡马尘。

又不见吴宫夜夜乌栖曲,竟使姑苏走麋鹿。

移人大抵物之尤,丧乱未免天公愁。

虽然丹青不解语,冷眼指作乡温柔。

试问人閒何处有,画师恐是倾国手。

却怜当日毛延寿,故写巫山女粗丑。

形式: 古风

宣差射虎

北原风劲霜草枯,草閒出没藏于菟。

眈眈来此被谁驱,不防邂逅冯妇车。

将军胆气勇有馀,手中笑撚金仆姑。

等闲如射兔与狐,两眼错莫精光无。

深山大泽失所居,或撩汝头编汝须。

可怜肉食无远图,伎俩不及黔之驴。

形式: 古风

群鼠为耗而猫不捕

欺人鼠辈争出头,夜行如市昼不休。

渴时欲竭满河饮,饥后共觅太仓偷。

有时凭社窃所贵,亦为忌器不忍投。

某氏终贻子神祸,祐甫恨不猫职修。

受畜于人要除害,祭有八蜡礼颇优。

近怜衔蝉在我侧,何故肉食无远谋。

眈眈雄相猛于虎,不肯捕捉分人忧。

纵令同乳不同气,一旦反目恩为雠。

君不见唐家拔宅鸡犬上升去,彼鼠独堕天不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