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

白云冉冉出晴峰,客路无心处处逢。

已逐肩舆度青壁,还随孤鹤下苍松。

此身愧尔长多系,他日从龙谩托踪。

断鹜残鸦飞欲尽,故山回首意重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名为《白云》。诗中描绘了白云在晴朗山峰间缓缓升起的景象,以及诗人行走在路上,与白云不期而遇的情景。诗人以“白云”为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由的向往。

首句“白云冉冉出晴峰”,以“白云冉冉”描绘出云朵缓缓上升的动态美,与“晴峰”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壮丽的画面。接下来,“客路无心处处逢”一句,诗人将自己比作行走在路上的旅人,心中无牵无挂,与白云相遇于各个地方,寓意着诗人的心境自由自在,不受束缚。

“已逐肩舆度青壁,还随孤鹤下苍松”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诗人乘坐轿子穿越青翠的山壁,随后又跟随孤独的仙鹤,轻盈地降落于苍松之间。这一系列的动作,不仅描绘了诗人的行踪,也隐含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

“此身愧尔长多系,他日从龙谩托踪”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身不由己的感慨,同时也对未来可能获得自由的期待。这里的“从龙”可能象征着追求理想或实现某种愿望,诗人希望未来能够摆脱束缚,追随心中的理想。

最后,“断鹜残鸦飞欲尽,故山回首意重重”两句,描绘了黄昏时分,飞鸟归巢,诗人回望故乡山峦,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这不仅是对过去生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未知旅程的思考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答刘美之见寄次韵

休疑迁客迹全贫,犹有沙鸥日见亲。

勋业已辞沧海梦,烟花多负故园春。

百年长恐终无补,万里宁期尚得身。

念我不劳伤鬓雪,知君亦欲拂衣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徐掌教

徐稚今安在,空梁榻久悬。

北门倾盖日,东鲁校文年。

岁月成超忽,风云易变迁。

新诗劳寄我,不愧《鸟鸣》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张宪长左迁滇南大参次韵

世味知公最饱谙,百年清德亦何惭。

柏台藩省官非左,江汉滇池道益南。

绝域烟花怜我远,今宵风月好谁谈?

交游若问居夷事,为说山泉颇自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南庵次韵二首(其一)

隔水樵渔亦几家,缘冈石路入溪斜。

松林晚映千峰雨,枫叶秋连万树霞。

渐觉形骸逃物外,未妨游乐在天涯。

频来不用劳僧榻,已僣汀鸥一席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