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世味知公最饱谙,百年清德亦何惭。
柏台藩省官非左,江汉滇池道益南。
绝域烟花怜我远,今宵风月好谁谈?
交游若问居夷事,为说山泉颇自堪。
这首诗是明代王守仁所作的《送张宪长左迁滇南大参次韵》。诗人以深情厚谊,为即将远赴边疆的友人张宪长送别,表达对其高尚品德和坚韧意志的赞美。
首联“世味知公最饱谙,百年清德亦何惭”开篇即赞扬友人张宪长历经世事,其高尚的品德足以自傲,无论在何种环境中都能保持清廉正直,无愧于心。
颔联“柏台藩省官非左,江汉滇池道益南”转而描述友人的仕途变迁,从柏台(古代官署名)到藩省,再到远赴江汉滇池之间,虽有左迁之感,但对友人的坚韧与适应力表示了肯定。
颈联“绝域烟花怜我远,今宵风月好谁谈?”则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与不舍,想象着在遥远的异域,友人是否能感受到孤独,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旅途中的美好期待,希望在未来的风月之夜,有人能与友人共话衷肠。
尾联“交游若问居夷事,为说山泉颇自堪。”则是对友人的鼓励与祝福,即便身处偏远之地,也应乐观面对,山泉自得其乐,友人也应如此,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品格的颂扬,也是对其未来旅程的深切关怀,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人文关怀。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隔水樵渔亦几家,缘冈石路入溪斜。
松林晚映千峰雨,枫叶秋连万树霞。
渐觉形骸逃物外,未妨游乐在天涯。
频来不用劳僧榻,已僣汀鸥一席沙。
斜日江波动客衣,水南深竹见岩扉。
渔人收网舟初集,野老忘机坐未归。
渐觉云间栖翼乱,愁看天北暮云飞。
年年岁晚长为客,閒杀西湖旧钓矶。
处处相逢是戏场,何须傀儡夜登堂?
繁华过眼三更促,名利牵人一线长。
稚子自应争诧说,矮人亦复浪悲伤。
本来面目还谁识?且向樽前学楚狂。
岩寺藏春长不夏,江花映日艳于桃。
山阴入户川光暮,林影浮空暑气高。
树老岂能知岁月,溪清真可鉴秋毫。
但逢佳景须行乐,莫遣风霜著鬓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