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有鹊巢于庵前枣树上树高数尺因笔戏题

鹊巢低树绝惊猜,可验庵僧心已灰。

与汝林间缄口过,不须虚喜报人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一只喜鹊在庵前枣树上筑巢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内心平静与超脱的追求。

首句“鹊巢低树绝惊猜”,以一只喜鹊在低矮的树上筑巢开篇,暗示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隐含着一种不被外界干扰的自在状态。这里的“绝惊猜”不仅指喜鹊筑巢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不受世俗纷扰的影响。

第二句“可验庵僧心已灰”,直接点明了庵中僧人的内心状态。通过“心已灰”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僧人经历了世事变迁后的淡泊与超然,仿佛一切欲望与执念都已经消散,心灵达到了一种纯净的状态。这里“可验”二字,既是对庵僧心境的肯定,也暗含了诗人对其内心世界的认同与欣赏。

后两句“与汝林间缄口过,不须虚喜报人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说,他愿意像林间的鸟儿一样,保持沉默与内省,不为外界的赞誉或批评所动。这里的“不须虚喜”表达了对虚荣与浮躁的反感,强调了内心的真正平静与满足来自于自我认知和内在修为,而非外在的评价或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平静与超脱的向往和追求。它不仅是一首对自然美的赞歌,更是对内心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深刻探讨。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栽松

栽松须觅曲松栽,养就山林拥肿材。

直是无人著眼看,岁寒方得老岩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手植小松

小松盈尺已凌云,肯学芬芳桃李春。

想汝龙鳞合抱日,老僧应是再来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一笑庵(其一)

旋转茅茨蔽雨风,土床蒲荐自雍容。

荣枯过眼人间事,尽付山僧一笑中。

形式: 七言绝句

题一笑庵(其二)

老觉形骸渐渐衰,放怀终日眼如眉。

畏人知处闲名出,犹喜归庵未甚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