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养直见贻二首(其二)

罗浮真隐下珠宫,一粒丹砂魏武同。

岂但脩龄还稚齿,因知韵语尽仙风。

潜真已信人非远,拔宅悬知理可穷。

分我刀圭他日事,红尘先拜紫髯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罗浮山中的真人居住在珍珠宫殿,就连曹操也曾经服用过同样的丹砂。
这丹药不仅能让寿命延长,还能让人保持青春,言语中充满了仙人的风采。
真人潜心修炼,其实并不遥远,迁移整个家宅的传说表明了世间真理的深度。
将来有一天,如果能分得一些丹药,我首先要向那位紫色胡须的老仙翁致敬。

注释

罗浮:指罗浮山,道教名山。
真隐:修道之人隐藏起来。
珠宫:比喻华丽的宫殿,象征仙境。
魏武:曹操的字。
脩龄:延长寿命。
稚齿:年轻的容貌。
韵语:富有诗意的语言。
仙风:仙人的气质。
潜真:秘密修炼。
人非远:真人并不遥不可及。
拔宅:传说中仙人能移动居所。
理可穷:道理可以穷究。
刀圭:古代容量单位,此处指少量丹药。
他日事:未来的事情。
红尘:世俗世界。
紫髯翁:紫色胡须的老者,可能指仙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题为《和苏养直见贻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罗浮山的仙隐为背景,描述了一位修道者在珠宫修炼,使用魏武帝曹操所共有的丹砂,暗示了长生不老与返老还童的仙道追求。"岂但脩龄还稚齿"表达了对这种境界的向往,认为通过修炼不仅能够延长寿命,还能恢复青春。"因知韵语尽仙风"则赞美了诗人的语言风格,认为其充满了仙人的飘逸之气。

诗人进一步强调,虽然仙人看似远离尘世,但其实真理可以被理解透彻。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苏养直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分享到仙丹的些许,先行向苏养直表达敬意,称他为"紫髯翁",可能是指其仙风道骨的形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道教修炼的神话元素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出诗人对超凡生活的想象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和苏养直见贻二首(其一)

投闲久去大明宫,钟鼎山林兴已同。

但得眠云仍钓水,不妨抹月与批风。

颇能植杖闲为圃,尚欲临文学送穷。

烦子远来忘趼足,问言今作白头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陈御带见贻

汉室文章远业成,斗南英气为时生。

新兼带插严天仗,夙展韬钤卫帝营。

四塞羌戎知号令,五军貔虎畏威名。

中兴方倚军容振,功业行看衮绣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陈朝议见寄二首(其二)

老我驱驰未得归,山中空挂薜萝衣。

三台胜地松连菊,五亩幽居竹映扉。

黄卷青灯真我事,鲈鱼白酒亦天机。

骚人往往秋多感,莫向登临叹落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陈朝议见寄二首(其一)

念公事业未能归,莫厌京尘化客衣。

游子固闻怀楚玉,垂堂应每倚荆扉。

仲舒正尔宜投策,丘嫂从渠不下机。

他日秋风雕鹗便,雍容车骑更光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