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其四)

摧藏褫冠冕,寂寞归丘园。

一瓢俱好学,伯仲吹篪埙。

正以此易彼,高车择朱门。

得失固有在,难为欲人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心力憔悴,连冠冕也失去了光彩,孤独地回到田园。
无论一瓢之饮还是深入学习,都同样追求,伯仲之间如同吹奏篪和埙的和谐。
正是用这种平等交换,选择乘坐高车进入豪门。
得到与失去本就存在,难以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欲望。

注释

摧藏:心力憔悴。
褫:剥夺。
冠冕:象征地位的头饰。
丘园:田园,隐居之处。
一瓢:比喻微薄的物质条件。
俱好学:都爱好学习。
伯仲:兄弟间排行第二,这里指同等水平。
篪埙:古代两种乐器,比喻和谐相处。
易彼:交换。
高车:华丽的车子,象征显赫的地位。
朱门:富贵人家。
固有在:本来就有。
难为:难以表达。
欲人言:想要别人理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其四)》。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摧藏褫冠冕"描绘了官场中的压抑与失落,"寂寞归丘园"则表达了回归自然、宁静生活的渴望。"一瓢俱好学,伯仲吹篪埙"运用比喻,表明诗人追求简单学问,不求功名,像兄弟一样自在相处。"正以此易彼,高车择朱门"揭示了诗人对于世俗权贵的不屑,宁愿选择朴素的生活。最后两句"得失固有在,难为欲人言",诗人认为人生得失本就自然,难以用言语说清楚,流露出淡泊名利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比喻,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其二)

流水鸣无意,白云出无心。

水得平淡处,渺渺不厌深。

云行不能雨,还归碧山岑。

斯人似云水,廊庙等山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其八)

吾子有嘉德,譬如含薰兰。

清风不来过,岁晚蒿艾间。

古来百夫雄,白首在涧槃。

非关自取重,直为知人难。

形式: 古风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其一)

往日三语掾,解道将无同。

我观李校书,超迈有古风。

谈道屡入微,闭门长蒿蓬。

谁能赏远韵,太守似安丰。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以团茶洮州绿石砚赠无咎文潜

晁子智囊可以括四海,张子笔端可以回万牛。

自我得二士,意气倾九州。

道山延阁委竹帛,清都太微望冕旒。

贝宫胎寒弄明月,天网下罩一日收。

此地要须无不有,紫皇访问富春秋。

晁无咎,赠君越侯所贡苍玉璧,可烹玉尘试春色。

浇君胸中过秦论,斟酌古今来活国。

张文潜,赠君洮州绿石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

请书元祐开皇极,第入思齐访落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