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园歌

石氏灭,金谷园中水流绝。

当时豪右争骄侈,锦为步障四十里。

东风吹花雪满川,紫气凝阁朝景妍。

洛阳陌上人回首,丝竹飘飖入青天。

晋武平吴恣欢燕,馀风靡靡朝廷变。

嗣世衰微谁肯忧,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

追游讵可足,共惜年华促。

祸端一发埋恨长,百草无情春自绿。

形式: 古风

翻译

石家衰败后,金谷园中的水流干涸。
当时豪族争相炫耀奢华,用锦缎做屏障绵延四十里。
东风吹动花朵如雪满川,紫色的云气凝聚在楼阁早晨的美景中。
洛阳街头的人回望,音乐飘摇直入蓝天。
晋武帝统一吴国后尽情享乐,遗留的风气渐渐导致朝廷变革。
后代帝王衰微,谁还关心国家,二十四友每日只知游乐。
纵情游乐怎能满足,共同惋惜年华匆匆。
灾祸一旦触发,遗恨长久,万物无情,春天自顾自地绿了。

注释

石氏灭:指西晋时期石崇的家族衰败。
金谷园:石崇的豪华园林。
豪右:豪门大族。
步障:用锦绣做的屏障,显示富贵。
东风吹花雪满川:形容春风吹落花瓣如雪。
紫气凝阁:象征祥瑞的紫色云气聚集在楼阁。
朝景妍:早晨的景色美丽。
洛阳陌上:洛阳的街头。
丝竹:代指音乐。
青天:天空。
晋武平吴:指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三国,平定东吴。
馀风靡靡:遗留的风气渐渐弥漫。
朝廷变:朝廷政局变动。
嗣世衰微:后代帝王的势力衰弱。
二十四友:西晋时期以石崇为首的一群贵族文人。
讵可足:怎能满足。
祸端一发:灾祸一旦发生。
百草无情:形容自然界的草木对人间事无动于衷。
春自绿:春天自行变绿,比喻时间流逝,人事变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繁华落尽、时代变迁的意境。开篇“石氏灭,金谷园中水流绝”两句,通过对石崇家族衰败和金谷园水流断绝的描述,展现了一个豪门没落的情景。紧接着,“当时豪右争骄侈,锦为步障四十里”则是对盛世豪华生活的一种描绘,通过铺张奢侈的场面展示了当时贵族阶层的炫耀和竞相攀比。

“东风吹花雪满川,紫气凝阁朝景妍”中的“东风吹花雪满川”,以春日东风与落花之美景,映衬出一片繁华如织锦的地步障。这里的“紫气凝阁朝景妍”,则是用来形容当时宫廷之盛丽和朝政之安稳。

接下来的“洛阳陌上人回首,丝竹飘飖入青天”中,“洛阳陌上人回首”,表现了人们在古都洛阳城外小道上回望往昔的景象。而“丝竹飘飖入青天”,则通过细腻描绘的音乐之声,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通向天际的意境。

至于“晋武平吴恣欢燕,馀风靡靡朝廷变”一段,则是对历史上晋武帝平定吴国后,宫廷生活的宴乐与安逸进行描绘。而"馀风靡靡朝廷变”,则透露出一种即将到来的变化和危机。

诗的最后,“嗣世衰微谁肯忧,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追游讵可足,共惜年华促。”表达了对家族衰败、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与旧友聚会时对往昔美好时光难以挽留的无奈。而“祸端一发埋恨长,百草无情春自绿”则是诗人面对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无力回天之下的感叹,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未来的深深哀伤。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雨夜宿清都观

灵飙动阊阖,微雨洒瑶林。

复此新秋夜,高阁正沈沈。

旷岁恨殊迹,兹夕一披襟。

洞户含凉气,网轩构层阴。

况自展良友,芳樽遂盈斟。

适悟委前妄,清言怡道心。

岂恋腰间绶,如彼笼中禽。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雨夜感怀

微雨洒高林,尘埃自萧散。

耿耿心未平,沈沈夜方半。

独惊长簟冷,遽觉愁鬓换。

谁能当此夕,不有盈襟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饯雍聿之潞州谒李中丞

郁郁雨相遇,出门草青青。

酒酣拔剑舞,慷慨送子行。

驱马涉大河,日暮怀洛京。

前登太行路,志士亦未平。

薄游五府都,高步振英声。

主人才且贤,重士百金轻。

丝竹促飞觞,夜宴达晨星。

娱乐易淹暮,谅在执高情。

形式: 古风

鸢夺巢

野鹊野鹊巢林梢,鸱鸢恃力夺鹊巢。

吞鹊之肝啄鹊脑,窃食偷居还自保。

凤凰五色百鸟尊,知鸢为害何不言?

霜鹯野鹞得残肉,同啄膻腥不肯逐。

可怜百鸟纷纵横,虽有深林何处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