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上声一何悲,柱促弦欲绝。
三叹未终极,已看鬓如雪。
这首诗名为《上声(其二)》,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通过“上声一何悲”开篇,便能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哀愁与悲凉情绪弥漫其中。诗人以“柱促弦欲绝”描绘出音乐的激昂与情感的强烈,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接下来的“三叹未终极”,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持久与深刻,似乎每一次叹息都难以彻底释放内心的忧伤。最后,“已看鬓如雪”以形象的比喻收尾,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衰败具象化,让人不禁感慨岁月无情,人生易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引人共鸣,令人回味无穷。
不详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郎从前溪去,不向前溪返。
水流无浅深,人心有近远。
前溪何潺潺,花流逐水去。
侬欲使花还,不能使水住。
长空起薄寒,明河流素月。
谁云一夕欢,可当经年别。
经年一水间,相望不相及。
莫卷七襄衣,是侬愁思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