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其十二)

石乞相白公,能使楚社倾。

事覆不庇身,怡然九鼎烹。

王邑卫渐台,父子死汉兵。

磔肉县五父,狗亦厌其腥。

淫女徇所欢,一死犹胜生。

不睹西市倡,改服奏银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作品《题阙(其十二)》。诗中描绘了几个历史事件,通过这些事件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权力的残酷。

首先提到的是“石乞相白公”,这句引用了春秋时期的故事,石乞是白公胜的谋士,白公胜企图篡夺政权,最终失败被杀,石乞也未能幸免。这里以“能使楚社倾”形容石乞对白公胜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阴谋与背叛的后果。

接着,“事覆不庇身,怡然九鼎烹”描述了一个事件的结局,即事情败露后,当事人不仅没有得到庇护,反而遭受了严酷的惩罚,如同被投入沸腾的九鼎之中烹煮一般,形象地表现了罪行的严重性和惩罚的残酷。

“王邑卫渐台,父子死汉兵”则讲述了另一段历史,可能是指西汉末年王邑、卫渐台父子在对抗农民起义军时的悲剧命运。他们最终战败,父子双双丧命于汉兵之手。

“磔肉县五父,狗亦厌其腥”这一句描绘了残酷的刑罚场景,将尸体分尸并悬挂起来,连狗都因血腥味而感到厌恶。这样的描写反映了古代刑罚的严苛和残忍。

“淫女徇所欢,一死犹胜生”表达了对女性因追求爱情或欲望而付出生命的无奈和悲哀。即使死亡,她们也宁愿选择死亡来摆脱痛苦,而非苟且偷生。

最后,“不睹西市倡,改服奏银筝”可能指的是某个女子为了逃避或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惜改换身份,甚至演奏乐器以掩饰真实身份。这句话暗示了社会的压抑和个体为求生存而做出的牺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遭遇,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人性的复杂以及社会的压抑,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深切同情。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题阙(其十三)

汉祖提一剑,西行取天下。

所过降名城,畴非背主者。

两贤岂相阨,丁公悔其舍。

刑赏在须臾,乃复为名假。

不然卖国儿,项伯开茅社。

宁如我高皇,福寿独褒借。

形式: 古风

题阙(其十四)

韩彭既已族,萧相请室归。

留侯始长叹,赤松将见依。

受劫建成侯,于事亦已危。

幸辞高皇网,复受吕后羁。

百谷土地腥,既辟复食之。

商山自有人,四皓了不知。

形式: 古风

题阙(其十五)

秦始修封禅,白骨尸撑连。

汉武修封禅,宇内尽骚然。

开元修封禅,妖女蘖其间。

文彩涂人目,万眸自睊睊。

隋帝既平陈,能为长者言。

虚言诬上帝,薄德报名山。

形式: 古风

题阙(其十六)

孝武驱三方,快若风扫翳。

及乎遇匈奴,往往不得志。

长平既雄武,冠军复剽锐。

横穿单于幕,直夺金人祭。

拓地城五原,雪雠光九世。

是时李飞将,子长所深寄。

天幸与数奇,词组成轩轾。

竟令挞伐威,寥寥无可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