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二)于湖怀古

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

凝望眼、吴波不动,楚山丛碧。

巴滇绿骏追风远,武昌云旆连江赤。

笑老奸、遗臭到如今,留空壁。边书静,烽烟息。

通轺传,销锋镝。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

蹙踏扬州开帝里,渡江天马龙为匹。

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孝祥的作品,名为《满江红·其二·于湖怀古》。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通过对历史兴亡的反思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

“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开篇即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凄凉是对过去辉煌成就现在已然废墟的感慨。这里的“兴亡”指的是历史的更迭和王朝的更替,而“陈迹”则是那些已经成为往事的遗留。

“凝望眼、吴波不动,楚山丛碑。”诗人凝视远方,眼前是静止的江水和连绵的楚山。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沉思和情感。

“巴滇绿骏追风远,武昌云旆连江赤。”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古战场的想象。巴滇、武昌都是历史上的重要地点,这里通过形容词“绿”、“骏”、“云”、“旆”,增添了一种苍凉而又恢弘的氛围。

“笑老奸、遗臭到如今,留空壁。”这两句则转向对古人奸雄手段的嘲讽和对历史残迹的感慨。“笑”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而“留空壁”则是对过去荣耀已经消逝,只留下空壳的无奈。

“边书静,烽烟息。”这两句描绘了边塞安宁、烽火熄灭的景象,表达了一种和平与安定的愿望。

“通轺传,销锋镝。”这里则是对古代兵器的想象。“通轺”指的是连续不断的战车声响,“销锋镝”则是对过去战争尖锐矛盾的熄灭,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向往。

“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君主在太平盛世中安坐指挥大局的情景。“仰”字显示了诗人对理想化的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蹙踏扬州开帝里,渡江天马龙为匹。”这里则是对古代帝王行宫和壮观天子的想象,“蹙踏”形容皇帝巡幸的威仪,而“渡江天马龙为匹”则是一种宏伟壮丽的描述。

最后,“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诗人眺望东南方向,那里充满了生机和希望。“佳气”指的是吉祥而美好的氛围,而“传千亿”则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历史的反思、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三)思归寄柳州

秋满漓源,瘴云净、晓山如簇。

动远思、空江小艇,高丘乔木。

策策西风双鬓底,晖晖斜日朱栏曲。

试侧身、回首望京华,迷南北。思归梦,天边鹄。

游宦事,蕉中鹿。想一年好处,砌红堆绿。

罗帕分柑霜落齿,冰磐剥芡珠盈掬。

倩春纤、缕鲙捣香齑,新篘熟。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一)

秋满蘅皋,烟芜外、吴山历历。

风乍起,兰舟不住,浪花摇碧。

离岸橹声惊渐远,盈襟泪颗凄犹滴。

问此情、能有几人知,新相识。追往事,欢连夕。

经旧馆,人非昔。把轻颦浅笑,细思重忆。

红叶题诗谁与寄,青楼薄幸空遗迹。

但长洲、茂苑草萋萋,愁如织。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瑞鹧鸪

香佩潜分紫绣囊。野塘波急折鸳鸯。

春风灞岸空回首,落日西陵更断肠。

雪下哦诗怜谢女,花间为令胜潘郎。

从今千里同明月,再约圜时拜夜香。

形式: 词牌: 瑞鹧鸪

蓦山溪(其二)和清虚先生皇甫坦韵

清都绛阙,我自经行惯。

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

宝簪瑶佩,玉立拱清班。

天一笑,物皆春,结得清虚伴。还丹九转。

凡骨亲曾换。携剑到人间,偶相逢、依然青眼。

狂歌醉舞,心事有谁知,明月下,好风前,相对纶巾岸。

形式: 词牌: 蓦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