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

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

海水饶大波,邓林多惊风。

岂无鱼与鸟,巨细各不同。

海有吞舟鲸,邓有垂天鹏。

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

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

一木有馀阴,一泉有馀泽。

我将辞海水,濯鳞清冷池。

我将辞邓林,刷羽蒙笼枝。

海水非爱广,邓林非爱枝。

风波亦常事,鳞鱼自不宜。

我鳞日已大,我羽日已修。

风波无所苦,还作鲸鹏游。

形式: 古风

翻译

海水并非不宽广,邓林怎能没有枝丫。
哪怕风浪再微小,鱼鸟也无法栖息。
海水充满大波涛,邓林常起惊天风。
那里当然有鱼鸟,大小种类各不相同。
海里有能吞船的鲸,邓林有翱翔天际的鹏。
若非身躯或翅膀巨大,怎能抵挡这动荡的海洋。
我的鳞片不足一寸,羽毛不足一尺长。
一棵树尚有余荫,一眼泉也有丰富的滋养。
我将告别大海,去清澈的池塘洗涤鳞片。
我将离开邓林,拂去羽毛上的尘埃。
海水并非贪恋广阔,邓林并非只爱枝叶。
风浪是常态,对鳞鱼来说并不适宜。
我的鳞片日渐增大,翅膀日益丰满。
面对风浪我不再惧怕,将如鲸鹏般畅游无阻。

注释

海水:广阔的海洋。
邓林:神话中的邓林,传说为大禹治水时所植之林。
荡薄:动荡、轻微波动。
巨细:大小。
吞舟鲸:能吞下船只的大鲸鱼。
垂天鹏:《庄子》中描绘的能飞到天边的大鹏。
鳞羽大:身躯或翅膀巨大。
一木有馀阴:树木能提供阴凉。
一泉有馀泽:泉水富含滋润。
濯:洗涤。
蒙笼枝:覆盖着尘埃的树枝。
爱:贪恋。
鳞鱼:鱼类生物。
还作鲸鹏游:像鲸鱼和大鹏一样自由游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海洋与森林的壮丽画面,并通过对比海水和邓林(森林)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认知和生存环境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开篇即设立了两个不同但又相对的空间,海洋代表着辽阔而自由的天地,而森林则是多变且复杂的世界。

接下来的几句“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海水饶大波,邓林多惊风”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动态变化,强调了生存环境的无常与危险性。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观察,也隐喻着人生的坎坷和社会的变幻。

“岂无鱼与鸟,巨细各不同。海有吞舟鲸,邓有垂天鹏”一段,则进一步强调了生物之间的差异性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性。在这里,“鲸”和“鹏”象征着在不同的空间中生存的极端形态。

诗人通过“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自比渺小,表达了对自身力量有限的认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环境适应能力不足的忧虑。紧接着,“一木有馀阴,一泉有馀泽。我将辞海水,濯鳞清冷池。我将辞邓林,刷羽蒙笼枝”则展现了诗人对寻找更适宜生存环境的渴望,这里的“清冷池”和“蒙笼枝”象征着理想中的安宁所在。

最后,“海水非爱广,邓林非爱枝。风波亦常事,鳞鱼自不宜。我鳞日已大,我羽日已修。风波无所苦,還作鲸鹏游”一段,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环境的接受和对未来生存状态的乐观预期。在这里,“我鳞日已大,我羽日已修”意味着个人能力的成长和适应力的提升,而“风波无所苦,還作鲸鹏游”则象征着诗人对于自由生存和勇敢面对挑战的决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深刻地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我与宇宙、自然与社会关系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病中赠张十八

中虚得暴下,避冷卧北窗。

不蹋晓鼓朝,安眠听逢逢。

籍也处闾里,抱能未施邦。

文章自娱戏,金石日击撞。

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

谈舌久不掉,非君亮谁双。

扶几导之言,曲节初摐摐。

半途喜开凿,派别失大江。

吾欲盈其气,不令见麾幢。

牛羊满田野,解旆束空杠。

倾尊与斟酌,四壁堆罂缸。

玄帷隔雪风,照炉钉明釭。

夜阑纵捭阖,哆口疏眉厖。

势侔高阳翁,坐约齐横降。

连日挟所有,形躯顿膀肛。

将归乃徐谓,子言得无哤。

回军与角逐,斫树收穷庞。

雌声吐款要,酒壶缀羊腔。

君乃昆崙渠,籍乃岭头泷。

譬如蚁蛭微,讵可陵崆㟅。

幸愿终赐之,斩拔蘖与桩。

从此识归处,东流水淙淙。

形式: 古风

病鸱

屋东恶水沟,有鸱堕鸣悲。

青泥掩两翅,拍拍不得离。

群童叫相召,瓦砾争先之。

计校生平事,杀却理亦宜。

夺攘不愧耻,饱满盘天嬉。

晴日占光景,高风恣追随。

遂凌鸾凤群,肯顾鸿鹄卑。

今者命运穷,遭逢巧丸儿。

中汝要害处,汝能不得施。

于吾乃何有,不忍乘其危。

丐汝将死命,浴以清水池。

朝餐辍鱼肉,暝宿防狐狸。

自知无以致,蒙德久犹疑。

饱入深竹丛,饥来傍阶基。

亮无责报心,固以听所为。

昨日有气力,飞跳弄藩篱。

今晨忽径去,曾不报我知。

侥倖非汝福,天衢汝休窥。

京城事弹射,竖子不易欺。

勿讳泥坑辱,泥坑乃良规。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袁氏先庙碑附诗

袁自陈分,初尚蹇连。越秦造汉,博士发论。

司徒任德,忍不锢人。收功厥后,五公重尊。

晋氏于南,来处华下。鸿胪、孝侯,用适操舍。

南州勤治,取最不懈。当阳耽经,唯义之畏。

石州烈烈,学专春秋。懿哉咸宁,不名一休。

趋难避成,与时泛浮。是生孝子,天子之宰。

出把将符,群州承楷。数以立庙,禄以备器。

由曾及考,同堂异置。柏版松楹,其筵肆肆。

维袁之庙,孝孙之为。顺势即宜,以诹以龟。

以平其巇,屋墙持持。孝孙来享,来拜庙庭。

陟堂进室,亲登笾铏。肩臑胉骼,其樽玄清。

降登受胙,于庆尔成。维曾维祖,维考之施。

于汝孝嗣,以报以祗。凡我有今,非本曷思。

刻诗牲系,维以告之。

形式: 四言诗

读东方朔杂事

严严王母宫,下维万仙家。

噫欠为飘风,濯手大雨沱。

方朔乃竖子,骄不加禁诃。

偷入雷电室,輷輘掉狂车。

王母闻以笑,卫官助呀呀。

不知万万人,生身埋泥沙。

簸顿五山踣,流漂八维蹉。

曰吾儿可憎,奈此狡狯何。

方朔闻不喜,褫身络蛟蛇。

瞻相北斗柄,两手自相挼。

群仙急乃言,百犯庸不科。

向观睥睨处,事在不可赦。

欲不布露言,外口实諠哗。

王母不得已,颜嚬口赍嗟。

颔头可其奏,送以紫玉珂。

方朔不惩创,挟恩更矜誇。

诋欺刘天子,正昼溺殿衙。

一旦不辞诀,摄身凌苍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