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杳杳尽寒色,乘高望更迷。
晓晴山气上,春涨野桥低。
幽鸟啼无伴,閒花发欲齐。
几多沈寂景,醉笔为提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山村景象,诗人通过精妙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深切情怀。
"杳杳尽寒色,乘高望更迷。" 开篇两句,设定了一种朦胧而又迷离的情境。春天刚过,寒意犹存,却不减大地回暖之美,诗人登高远望,但见四周景致愈发迷人。
"晓晴山气上,春涨野桥低。" 这两句具体描绘了春日清晨的景象,山中升腾的细微露气与和煦阳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而“春涨”则暗示了春水上涨,自然界生长旺盛之势。
"幽鸟啼无伴,閒花发欲齐。" 这两句转向细腻地描绘了春日里的生物世界。一种不为人知的小鸟在深巢中啼叫,它的鸣叫似乎是在寻找同伴,流露出一种孤寂之情。而“閒花”则表明那些不起眼的野花也开始竞相开放,预示着春天生机的到来。
"几多沈寂景,醉笔为提撕。"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这片沉寂美景的个人感受和艺术表达。在诗人的眼中,这些平凡而又深远的自然景致被赋予了无限的情怀与意境,而诗人则以醉人的心态,用笔墨去捕捉这些难以言传的瞬间美好。
不详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体为常轻定复飘,间梅遮杏得春饶。
别离处处添愁色,风雨年年换旧条。
拂瓦半枯陶令宅,沿溪不断灞陵桥。
凄凉又见千门绿,野老当时恨未销。
秋宵如许永,兀坐思悠哉。
手误挑灯灭,情长鼓瑟哀。
清号生窍穴,皓色转崔嵬。
醉觉雄心在,流光且莫催。
又见庭梧一叶飞,物华心事两差池。
百年未半老相逼,四序平分秋独悲。
过岸山川云漠漠,残灯院落雨丝丝。
客怀料理须杯酒,哭向穷途定自痴。
奕叶论深契,平生仰大儒。
淹留趋绛帐,寂寞奠生刍。
忍见摧梁木,悲歌碎玉壶。
尺书垂奖意,提耳愧朱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