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纪行

江水永州路,水碧山崒兀。

古木暗鱼潭,阴云起龙窟。

峻屏夹澄澈,怪石生溪渤。

巨舰时邅回,轻舠已超忽。

疾如奔羽翼,清可鉴毛发。

寂寞榜渔舟,逶迤逗商筏。

我行十月杪,猿啸中夜发。

枫叶寒始丹,菊花冬未歇。

凝流绿可染,积翠浮堪撷。

峭茜每惊新,幽奇信誇绝。

稠峰迭玉嶂,浅浪翻残雪。

石燕雨中飞,霜鸿云外别。

溯洄已劳苦,览玩还愉悦。

鹤岭访胎仙,浯亭仰文哲。

川间有渔钓,山上多薇蕨。

无以佐雍熙,何如养疵拙。

安人苟有绩,抚己行将耋。

此路好乘桴,吾其谢羁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湘江流域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旅途的独特感受。开篇“江水永州路,水碧山崒兀”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湘江两岸的自然风光,水色碧绿,山势险峻,展现出一种雄浑壮阔的美。

接着,“古木暗鱼潭,阴云起龙窟”进一步渲染了江边的神秘与幽深,古树掩映下的鱼潭,仿佛隐藏着龙的居所,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峻屏夹澄澈,怪石生溪渤”则通过对比,展现了江面的平静与岸边的奇特景观,峻峭的山屏与清澈的江水形成鲜明对比,而怪石在溪流中生长,更添一份生动与神秘。

“巨舰时邅回,轻舠已超忽”描绘了船只在江面上的动态之美,大船在曲折的江道中缓缓前行,小舟则轻盈地穿梭于波浪之间,动静结合,富有韵律感。

“疾如奔羽翼,清可鉴毛发”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清澈与流动之快,如同飞翔的羽翼一般迅速,又如同镜子般清晰,能够映照出人的毛发。

“寂寞榜渔舟,逶迤逗商筏”则转向对渔民生活的描写,渔舟在江上孤独地行驶,商筏则缓缓前进,两者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我行十月杪,猿啸中夜发”写出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的旅程,夜晚的猿声增添了旅途的孤寂与神秘。

“枫叶寒始丹,菊花冬未歇”描绘了秋季的景色,枫叶开始变红,菊花仍在绽放,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

“凝流绿可染,积翠浮堪撷”则赞美了江水的碧绿与山峦的翠绿,仿佛可以被染色,可以采摘,充满了诗意。

“峭茜每惊新,幽奇信誇绝”表达了诗人对沿途景色的新奇与赞叹,峭壁与幽谷的美丽令人惊叹。

“稠峰迭玉嶂,浅浪翻残雪”描绘了山峰连绵,如同玉嶂,浅浅的波浪中似乎还有残雪的痕迹,展现了山水的纯净与美丽。

“石燕雨中飞,霜鸿云外别”通过石燕和霜鸿的形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灵动与季节的变化。

“溯洄已劳苦,览玩还愉悦”表达了诗人虽然旅途劳顿,但对美景的欣赏却带来了愉悦的心情。

“鹤岭访胎仙,浯亭仰文哲”写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探索。

“川间有渔钓,山上多薇蕨”描绘了沿江的渔人生活与山上的野菜,展现了当地的生活风貌。

“无以佐雍熙,何如养疵拙”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以及对个人修养的追求。

“安人苟有绩,抚己行将耋”则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安定与个人老年的感慨。

“此路好乘桴,吾其谢羁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希望像乘桴一样随波逐流,摆脱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湘江流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佳作。

收录诗词(2)

李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杪春再游庐山

二十七年别,烟云如昨辞。

偶逢行春日,得遂归山期。

晓驾出湓城,晚会东林师。

巡廊阅众院,遍读新旧诗。

萧魏故已尘,符杨亦川驰。

拂床归尘壁,再觅旧游诗。

南访静节居,石台有遗基。

红葩列涧艳,碧茑悬林丝。

迢递二霄峰,晴云间出危。

坛空仙驭远,谷断啼猿悲。

白鹿旧洞门,五老东一枝。

当时手结茅,聚族长在兹。

孙侄皆后来,非我昔所知。

生为前世翁,安得不涕垂?

白发唯两人,形骸久支离。

虽同故山会,草草如路歧。

惆怅尘中身,何由重来斯。

无令诮馀者,更效《北山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范处士在育王寺书碑因以寄赠

墨妙复辞雄,扁舟访远公。

□天书梵□,霜月步莲宫。

迹寄双林下,名留劫石中。

遥知松径望,棠叶满山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时在育王寺书石字奉酬□丞使君寄赠四韵依次用本韵

拙艺荷才雄,新诗起谢公。

开缄光佛域,望景动星宫。

风雪文章里,书镌琬琰中。将谁比佳句?

霞绮散成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游天竺寺

水田十里学袈裟,秋殿千金俨释迦。

远客偏求月桂子,老人不记石莲花。

武林山价悬隋日,天竺经文隶汉家。

苔壁娲皇炼来处,泐中修竹扫云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