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送牛农师赴石州学正

少日襟期,不信儒冠,能把身误。

长歌拂袖南来,眼底云霄平步。

黄金散尽,三年流落京华,区区又上并州路。

官冷坐无毡,任齑盐朝暮。今古。

男儿万里封侯,休叹云萍羁旅。

我亦苍黄,明日携书北去。

居庸关下,萧萧风振驼铃,酒醒梦觉君何处。

画出断肠时,满斜阳烟树。

形式: 词牌: 石州慢

翻译

年轻时胸怀壮志,不相信儒生的帽子会耽误自己。
挥袖高歌南下,眼中看尽云霄仿佛举步即达。
黄金散尽,我在京城漂泊了三年,如今又要踏上并州之路。
官场冷清,连坐毡都没有,早晚面对粗茶淡饭。
不论古今,男子汉应有封侯万里的志向,别感叹漂泊不定的生活。
我也身处困境,明天带着书籍北行。
居庸关下,风吹驼铃声声,酒醒后不知你身在何方。
描绘出这令人愁肠寸断的时刻,夕阳下满目凄凉的树木。

注释

襟期:胸怀、抱负。
儒冠:儒生的帽子,象征读书人的身份。
云霄:天空。
并州路:古代地名,今山西太原一带。
齑盐:细碎的腌菜,形容生活清苦。
云萍: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苍黄:形容处境艰难,变化无常。
居庸关: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位于北京附近。

鉴赏

这首元代许有壬的《石州慢·送牛农师赴石州学正》是一首送别词,表达了对友人牛农师远行赴任的激励与感慨。词中以少年豪情开篇,强调了不相信儒生身份会耽误人生,寄寓了对友人积极进取的期望。接着描述了友人京城漂泊的经历,表达了对友人境遇的同情和对未来的祝愿。

“黄金散尽”暗示了友人过去的艰辛,“三年流落京华”则描绘了他长期的困顿。“区区又上并州路”点明友人新的任职之地,虽然官小,但词人鼓励他要有志气,不畏艰难。“官冷坐无毡,任齑盐朝暮”进一步刻画了友人的清贫生活,然而词人并未沉浸于悲苦,反而以“男儿万里封侯”激励友人要有远大抱负。

下半部分,词人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即使自己身处逆境,也要带着书籍北上,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两句“居庸关下,萧萧风振驼铃,酒醒梦觉君何处”,描绘了友人离去后的画面,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离别的感伤。全词情感深沉,既有送别的不舍,又有对友人的期许,展现了词人深厚的友情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441)

许有壬(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 字:可用
  • 籍贯: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1286~1364

相关古诗词

如梦令

谁把清风领受。寻得岁寒心友。

霜月玉亭亭,恰似老夫诗瘦。诗瘦。诗瘦。

无柰碧云怀旧。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如梦令

桃李东风不耐。好在西山如黛。

杖策看山来,正尔青青相待。无柰。无柰。

却被暮云妨碍。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如梦令

墙角黄葵都谢。开到玉簪花也。

老子恰知秋,风露一庭清夜。潇洒。潇洒。

高卧碧纱窗下。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如梦令

火榻只宜春早。纸张不知天晓。

枕上问山童,门外雪深多少。休扫。休扫。

收拾老夫茶灶。

形式: 词牌: 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