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其四)

上有碧松林,下有白石道。

中有学仙人,自号枯松老。

蜕身千岁馀,坐息如木槁。

面目剧严冷,但道空虚好。

袖出天甲书,意色轻鸿宝。

此老诚可人,吾欲从师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中景象,诗人黄文雷以宋代文人的视角,向陶渊明式的隐逸生活致敬。首句“上有碧松林”展现出高洁清幽的环境,接着“下有白石道”点明了通往仙人居所的道路,暗示着超凡脱俗的氛围。

“中有学仙人,自号枯松老”直接引入了主角——一位修行千年的仙人,他的名字寓意着坚韧与岁月的沉淀。接下来的诗句“蜕身千岁馀,坐息如木槁”进一步描绘了仙人的超然状态,仿佛已与自然融为一体,静寂如同枯木。

“面目剧严冷,但道空虚好”刻画了仙人脸庞的严肃与内心的淡泊,他只强调空灵虚无的美好。最后两句“袖出天甲书,意色轻鸿宝”描绘仙人展示出的神秘力量和对世俗财富的不屑,显示出他的高尚情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仙人的超凡脱俗和高尚品质,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敬仰之情。黄文雷以和陶为题,是对陶渊明隐逸思想的呼应,也体现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61)

黄文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陶(其三)

黄河一再清,似是上古时。

风雅久已降,后来无文辞。

清风日沦落,世道皆如兹。

工华不工实,此话我所疑。

文章有心印,昔人端不欺。

但恨智者少,吾亦少卑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陶(其五)

牧牛上阳坡,角挂上下经。

吴童歌且谣,旨趣皆混成。

东西两山间,饱见日月更。

归来松阴凉,夕阳满前庭。

黄叶从风翻,萧飒草际鸣。

再拜谢天公,赋此小人情。

形式: 古风

南丰道中(其三)

此路通南国,于今人少行。

遗民依庙住,旷野用锄耕。

古木刀痕熟,空山鬼火惊。

犹闻宿师处,仓猝又招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南丰道中(其二)

此亦勤农者,畬田半入云。

龙蛇因尔杂,玉石故难分。

天地其如数,江山未返魂。

茅茨倦行李,何自戒重门。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