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福寺讲筵偶见又别

见时浓日午,别处暮钟残。

景色疑春尽,襟怀似酒阑。

两情含眷恋,一饷致辛酸。

夜静长廊下,难寻屐齿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名为《荐福寺讲筵偶见又别》。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在分别时的复杂感情。

"见时浓日午,别处暮钟残" 这两句通过对时间的刻画,表达了一种匆忙与短暂的情感。浓密的午后阳光和远方传来的暮色中的钟声,都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分别。

"景色疑春尽,襟怀似酒阑" 这两句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春天的景色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而诗人的心中却如同喝醉了酒一般,充满了愁绪和迷离。

"两情含眷恋,一饷致辛酸" 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两情"指的是分别双方的深厚感情,而"一饷"则是对这份感情的回味,带来了苦涩和辛酸。

"夜静长廊下,难寻屐齿看" 最后两句则是在描绘一个宁静而又有些许孤寂的夜晚场景。在这样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即便是寻找那些曾经共同走过的足迹,也变得异常困难。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时光、自然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人在面对分别时内心的复杂变化。诗中的意象丰富,感情真挚,是一首表达离别之苦的佳作。

收录诗词(340)

韩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字:致光
  • 号:致尧
  •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 生卒年: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相关古诗词

重和大庆堂赐宴元珰而有诗呈吴越王

冷宴殷勤展小园,舞鞇柔软綵虬盘。

篸花尽日疑头重,病酒经宵觉口乾。

嘉树倚楼青琐暗,晚云藏雨碧山寒。

文章天子文章别,八米卢郎未可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重游曲江

追寻前事立江汀,渔者应闻太息声。

避客野鸥如有感,损花微雪似无情。

疏林自觉长堤在,春水空连古岸平。

惆怅引人还到夜,鞭鞘风冷柳烟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闺情

轻风滴砾动帘钩,宿酒犹酣懒卸头。

但觉夜深花有露,不知人静月当楼。

何郎烛暗谁能咏,韩寿香焦亦任偷。

敲折玉钗歌转咽,一声声作两眉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倚醉

倚醉无端寻旧约,却怜惆怅转难胜。

静中楼阁深春雨,远处帘栊半夜灯。

抱柱立时风细细,绕廊行处思腾腾。

分明窗下闻裁剪,敲遍阑干唤不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