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其五十三)

有阳必有阴,有夜必有旦。

吁嗟正与邪,相反如冰炭。

谁谓郑声淫,韶音为所乱。

谁谓莠草新,嘉谷为所烂。

凤凰览德辉,鸺鹠可同观。

驺虞履中野,梼杌可同绊。

物类自区别,吾人亦相判。

荆舒培祸胎,群邪斯漫漶。

君实起西府,群贤乃藩翰。

星辰归党籍,君子窃悲叹。

正邪不两立,天王贵雄断。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鉴赏

这首诗以阴阳、日夜的对立来象征正邪之间的冲突,表达了对社会上混淆视听、善恶不分现象的忧虑。诗人引用“郑声淫”和“莠草新”的典故,批评了不良风气对美好事物的侵蚀,暗示君子与小人界限分明。接着,诗人将凤凰与鸺鹠、驺虞与梼杌进行对比,强调道德高洁者与邪恶之徒截然不同。

诗人进一步指出,像荆舒这样的奸佞之人,正在孕育祸端,导致正义受到污染。然而,在关键时刻,君主如“西府”崛起,群贤辅佐,试图挽回颓势。然而,尽管有志之士努力,但正邪仍然难以共存,天王需要坚决果断的决策。

整首诗寓言深刻,借自然现象和历史典故,揭示了作者对于社会公正和个人品德坚守的立场,以及对时局动荡的深切忧虑。

收录诗词(1301)

朱诚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寓(其五十四)

人中有佞人,谗言不可当。

蜜口覆人国,簧言乱侯王。

贤愚任喉吻,君子归雌黄。

舐痔讵知耻,掇蜂终见伤。

绥绥九尾狐,媚惑迷四方。

洋洋八风舞,斯文遂无光。

我尝览前古,圣言奚敢忘。

为邦远佞人,谗夫尤所防。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感寓(其五十五)

商人元尚质,淳风自尔全。

周人始尚文,金玉日雕镌。

末世益滋伪,物情多变迁。

万物困凌暴,鬼工倦钻研。

八宝妆便器,珊瑚裁马鞭。

黄金饰宫殿,珠珍络鞍鞯。

一剑磨十载,一钗直三千。

相看竞淫巧,安知师圣贤。

象箸不可谏,玉杯谁肯捐。

一梦了今古,豪奢真可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感寓(其五十六)

仲尼相鲁君,鲁人兴谤辞。

子产听郑政,郑人亦毁之。

赤心苦不同,黄口任瑕疵。

贤圣且不免,吾人莫嗟咨。

周公古元圣,流言乃相欺。

向非天动威,成王终见疑。

所以明哲士,脩身日孳孳。

谤言虽百端,而吾自坦夷。

譬之伤日月,指斥靡不为。

安知日月光,万古焉能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感寓(其五十七)

西旅贡神獒,召公力阻之。

远方献名马,汉文乃深辞。

陇西产鹦鹉,广南生荔枝。

巨象致南粤,狮子走西陲。

翠禽尽输羽,猛兽皆脱皮。

白玉罄山谷,黄金空泽陂。

纷纷争献纳,扰扰欲何为。

愿言贡贤俊,为国扶雍熙。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