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其二)

天时与人意,龃龉旧无疑。

坐久翻遗恨,光来已后期。

行云凝黛色,见跋费金枝。

况复输来夜,笙歌继夕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自然的时令与人心,历来不合无新疑。
长久静坐只增遗憾,阳光到来已错过良期。
行云如黛色般凝重,解读书信需耗尽金笔之力。
更何况夜晚送来书信,笙歌还在夕阳之后延续。

注释

天时:自然的时令。
人意:人心。
龃龉:不合。
无疑:无新疑。
坐久:长久静坐。
遗恨:遗憾。
光来:阳光到来。
后期:错过良期。
行云:行云。
凝黛色:如黛色般凝重。
跋:书信。
费金枝:耗尽金笔之力。
况复:更何况。
输来:送来。
夜:夜晚。
笙歌:笙歌。
夕曦:夕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晏殊的《中秋月(其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蹉跎的感慨。首句“天时与人意,龃龉旧无疑”揭示了自然节奏与人心期望之间的不合,暗示了人生的不如意。接着,“坐久翻遗恨,光来已后期”写出了诗人长久等待后,月亮虽至却已错过预期的欢聚时刻,流露出遗憾之情。

“行云凝黛色,见跋费金枝”通过描绘云彩和月光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氛围,同时也暗含了时光易逝的意味。最后两句“况复输来夜,笙歌继夕曦”则强调了夜晚的笙歌并未带来欢乐,反而在月夜之后接踵而来的又是黎明,更显出诗人内心的落寞和对过去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中秋月为引子,寓言人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美好时光稍纵即逝的无奈与惋惜。

收录诗词(347)

晏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生卒年:991-1055

相关古诗词

壬午岁元日雪

千门初曙彻星河,飒洒貂裘润玉珂。

向兽樽前飞絮早,景阳钟后落梅多。

无声暗重琼林彩,有意微藏璧沼波。

三殿端辰得嘉瑞,不须庭燎夜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忆临川旧游

仲子幽居杳蔼间,回环十亩尽林峦。

游鱼倒溯清泉急,乳雉惊飞夕烧乾。

系马短亭乘草茁,携壶芳榭值梅酸。

浮生莫道今如昨,曷月朋簪争此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正月十八夜

槿户茅斋雅自便,京华风味入新年。

楼台冷落收灯夜,门巷萧条扫雪天。

病酒不闻花外漏,放朝仍得日高眠。

何妨静习闲中趣,欲问林僧结净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

元巳清明例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