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吴江谒臞庵翁少留为赋二诗(其二)

明明窗色极知晚,隔岸喧阗祇掩关。

上下亭台烟雨外,参差花竹水云间。

从多莫剪东南柳,胜绝新增西北山。

客路十年辛苦里,也容一日及公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窗外景色分明已近傍晚,对岸的热闹声浪只让我紧闭门窗。
亭台楼阁在烟雨之外若隐若现,花竹倒映在水云之间高低错落。
不要修剪东南方的柳树,这美景中新增了西北的山峦。
十年行客生涯辛劳无比,今日也能在此享受片刻的闲暇时光。

注释

窗色:窗外的景色。
极知晚:非常清楚地知道天色已晚。
隔岸:对面岸边。
喧阗:喧闹嘈杂。
祇掩关:只是关闭门窗。
上下:高矮不一。
亭台:亭子和楼台。
烟雨:烟雾般的细雨。
参差:高低错落。
花竹:花丛和竹林。
水云间:水面和云层之间。
从多:众多。
莫剪:不要修剪。
东南柳:东南方向的柳树。
胜绝:极为美丽。
新增:新添入。
客路:旅途。
十年辛苦:十年艰辛。
也容:也允许。
公閒:公共的闲暇时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精细刻画和情感的深层次表达,展现了诗人特有的艺术风格。开篇“明明窗色极知晚”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暮色氛围,给人以宁静而又有些许寂寞的情绪。而“隔岸喧阗祇掩关”则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与外界喧嚣的区分和选择。

中间两句“上下亭台烟雨外,参差花竹水云间”,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如亭台、烟雨、花竹、水云等,将实景与虚境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层次丰富、意境深远的画面。同时,这种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的一种向往。

接下来的“从多莫剪东南柳,胜绝新增西北山”显示了诗人的行迹和情感的流转。这里的“剪柳”和“新山”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可能是对于人生旅途中不断变化和探索的心路历程。

最后两句“客路十年辛苦里, 也容一日及公閒”,则流露出诗人对于长时间漂泊生活的感慨以及对于短暂停留之地的一种珍惜。这里的“客路十年”不仅是对时间长度的描写,更是对那种辛酸、孤独和不断追求的心境状态的深刻表达。而“也容一日及公閒”,则是在这种长久漂泊中对于短暂安宁时光的一种珍视,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自我抒怀,展现了一位旅人在外漂泊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自然美景与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26)

仲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呈彦平

诗人老去倍伤秋,我亦秋来尚黑头。

世事可怜催晚景,皇天未许减羁愁。

不堪败菊愁彭泽,又见寒云饯蓐收。

旋解鹴裘沽一醉,纷纷谈话任封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怀沈文伯

春服初成属暮春,舞雩那似霅溪滨。

绕溪箫鼓谁家子,并塞风烟吾故人。

好去定无为客恨,临分犹复念予贫。

驱车跃马平安否,雁断无因消息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李彦平寄题静海吏隐堂二诗甚佳因赋一篇

黄绸被底衙声罢,永日庭閒讼不哗。

案上琴书延好客,江头风月杂渔家。

尚看叶令馀波在,正索骚人秀句誇。

闻道芙蕖红万朵,遥知不减浣溪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沈国录席上用赵监丞韵(其一)

晚来无计障风饕,美酒十千价未高。

成败两奁供夜战,醉醒一斗付春醪。

流杯指日重修禊,琢句如公可命骚。

多谢故人乐宾客,清欢十倍胜绨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