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
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
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
舞袖拂秋月,歌筵闻蚤鸿。
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
此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日向西踏上征途的情景,诗中的“鲁客”指的是来自鲁地的游子,他带着一份淡淡的笑意而行。"君门若梦中"则表达了对故乡、亲朋的思念之情,如同做梦一般虚幻而不真实。
接下来的"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往荣华的追忆。霜凋,意指秋天的寒冷,象征着岁月的变化;臣发,则是指古代士人头上的发髻;而明光宫,是唐代长安城中的一个建筑,它曾经辉煌一时,现在却只能在记忆中重现。
"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表达了诗人对两位赴举的从弟(参加科举考试)的赞美。二龙出海,是古代比喻英才辈出的典故;而“才华冠世雄”则直接点出了他们非凡的文学才能,在当时无人能及。
"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继续描述了这两位学子的才华横溢和气势如虹。平衢,即街道宽阔,比喻文字之路畅通无阻;骋高足,则是形容他们的文思敏捷,如同骏马一般奔跑;逸翰凌长风,更是形容他们的笔力雄健,文章如长风一样滚滚而来。
"舞袖拂秋月,歌筵闻蚤鸿"则描绘了诗人与这两位学子在一起宴饮欢乐的情景。舞袖,即挥动衣袖的样子,形容他们举杯畅饮之时的风姿;而拂秋月,则是比喻他们的歌声清脆,如同拂去秋夜之冷清,让人心旷神怡。
"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美好聚会的珍惜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送君,即送别;而良会,则是难得的好时光;“何由同”,则是在询问这样的美好时光,在未来的日子里,还能否再次相遇。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写,展现了李白特有的豪放风格,同时也流露出一丝离别之苦和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切。
不详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
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
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
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
归来泰山上,当与尔为邻。
明主访贤逸,云泉今已空。
二卢竟不起,万乘高其风。
河上喜相得,壶中趣每同。
沧州即此地,观化游无穷。
水落海上清,鳌背睹方蓬。
与君弄倒景,携手凌星虹。
少年解长剑,投赠即分离。
何不断犀象,精光暗往时。
蹉跎君自惜,窜逐我因谁。
地远虞翻老,秋深宋玉悲。
空摧芳桂色,不屈古松姿。
感激平生意,劳歌寄此辞。
敬亭白云气,秀色连苍梧。
下映双溪水,如天落镜湖。
此中积龙象,独许浚公殊。
风韵逸江左,文章动海隅。
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
今日逢支遁,高谈出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