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救眼前急,何曾利益心。
愚迷终浅见,达者智高深。
苦行须知应,馀忧力不任。
经书无限意,稽古便同今。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赵炅所作,名为《逍遥咏(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反思人生、劝诫世人的哲理诗。
开篇“人救眼前急,何曾利益心。”表达的是人们在面对紧迫的现实问题时,往往会本能地采取行动去拯救,但却常常忽略了内心深处的真正利益和需求。这里的“眼前急”指的是外界的困境,而“利益心”则是对内在精神世界的关怀。
接着,“愚迷终浅见,达者智高深。”诗人通过这两句字,区分了不同层次的人生智慧。"愚迷"指的是那些缺乏洞察力和远见的人,他们只能看到表面的现象,而无法触及事物的本质;相反,“达者”则是指那些具有深刻理解和广阔视野的人,他们能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拥有更高层次的智慧。
“苦行须知应,馀忧力不任。”这里强调了修行或实践的重要性。"苦行"指的是通过艰难和磨练来提升自我的过程,而“须知应”则是指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所觉悟和适时的转变。而“馀忧力不任”表达的是对于那些繁杂琐碎的烦恼,不能一味地强迫自己去承担,而应该学会放下。
最后,“经书无限意,稽古便同今。”诗人指出了读经典和学习历史的重要性。"经书"在这里泛指各种传统文化典籍,它们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和哲理;而“稽古”则是研究过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期获得启示。在这两句中,诗人强调了通过学习古代智慧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下,指出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连续性。
总体来说,这首诗探讨的是如何在纷扰复杂的人生旅途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智慧,以及如何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
不详
教训大宽深,古羡协真齐。
要运解观心,苦善业因迷。
解垂要理真,诠羡非深意。
大谁教指因,缘善归心会。
功成积劫印纹端,不是南山得恐难。
眼睹数重金色润,手擎一片玉光寒。
炼时百火精神透,藏处千年莹彩完。
定果熏修真秘密,信心莫作等閒看。
秋风雪月天,花竹鹤云烟。
诗酒春池雨,山僧道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