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君自江南帅入领禁兵

白麻黄纸日相闻,燕颔虬须故不群。

父老争持都护绶,君王借控羽林军。

轻舟敌浪全须石,大旆凌风半入云。

见说匈奴先款塞,可容麟合画元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此诗《送林君自江南帅入领禁兵》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描绘了一位将领从地方军政要职调任至中央禁军统领的壮丽场景。

首联“白麻黄纸日相闻,燕颔虬须故不群”以“白麻黄纸”象征朝廷的正式任命文书,而“燕颔虬须”形容将领英武非凡的外貌,暗示其与众不同的气质与才能。这两句通过鲜明的意象对比,展现了朝廷对这位将领的重视与信任。

颔联“父老争持都护绶,君王借控羽林军”进一步描绘了将领受命时的盛大场面。父老们争相捧持着代表官职的绶带,君王则借机掌控了羽林军,这不仅体现了将领的威望和地位,也暗示了朝廷对其军事能力的高度信赖。

颈联“轻舟敌浪全须石,大旆凌风半入云”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将领驾驭战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勇往直前,以及旗帜在疾风中高高飘扬,仿佛半入云端的壮观景象。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将领的英勇与豪迈,也寓意其将带领军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辉煌成就。

尾联“见说匈奴先款塞,可容麟合画元勋”以“匈奴先款塞”比喻边疆的安宁,表达了对将领能够维护国家和平的期待。同时,“麟合画元勋”则是对将领功绩的最高赞誉,意味着他将成为国家的功臣,其形象将被铭记于史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象征手法,赞美了将领的卓越才能、英勇精神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与贡献,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刘介征司农损书及新诗见示多哭仲氏国征语却寄一章慰之

闽海缭虹纵复横,畴堪意气比刘生。

第惊鲛室传来泪,多是鸰原痛后声。

老觉断金差有味,病逢埋玉不胜情。

交游岂乏钟期耳,莫向人琴恨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再寄介征司农时家弟已定交矣

漳江天尽尺书来,茂苑人惊匹练开。

可是已经平子目,谁能不惜孝标才。

冥鸿失序犹堪矫,黄鸟迁乔且莫哀。

他日单车追入洛,迟君携手阖闾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寿宜兴吴詹簿六十

玉珂犹记倦登瀛,无忝尚书旧履声。

少日功名三语掾,故人风味五侯鲭。

山余琼树堪呼寿,水入荆溪转更清。

遥想画堂文酒宴,鹤能传信鹿能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苏子瞻学士初通判杭州过秀州遇乡僧本觉庵文长老赋一诗留赠其后以学士再莅杭过之则文已退院三过之圆寂矣皆有诗志其感慨后四百年太守龚君勉于庵内别构丙舍祀苏公颜之曰三过而悉步其韵一时诸贤和之不佞继焉(其一)

五马䟃?白发中,文殊已老尚呼童。

由来万劫俱成幻,何必三过始悟空。

此日使君真好事,当时长者不言功。

若同圆泽论行径,只在钱唐东复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