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寄介征司农时家弟已定交矣

漳江天尽尺书来,茂苑人惊匹练开。

可是已经平子目,谁能不惜孝标才。

冥鸿失序犹堪矫,黄鸟迁乔且莫哀。

他日单车追入洛,迟君携手阖闾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再寄介征司农时家弟已定交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漳江天尽尺书来,茂苑人惊匹练开”,以漳江的尺书和茂苑的匹练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友人之间的通信往来,如同尺书与匹练般紧密相连,传递着彼此的思念与关怀。同时,“惊”字生动地表现了友人收到信件时的惊喜之情。

颔联“可是已经平子目,谁能不惜孝标才”,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与敬佩。平子目比喻见识广博,孝标则暗示友人品德高尚,此处既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

颈联“冥鸿失序犹堪矫,黄鸟迁乔且莫哀”,以冥鸿(大雁)失序仍能矫健飞翔,黄鸟迁徙乔木不必哀伤,寓意即使遇到困难或变故,也应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展现出诗人对友人的鼓励与期待。

尾联“他日单车追入洛,迟君携手阖闾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渴望,想象着将来有机会一同前往洛阳,携手共游阖闾台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谊,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风雅的一面。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寿宜兴吴詹簿六十

玉珂犹记倦登瀛,无忝尚书旧履声。

少日功名三语掾,故人风味五侯鲭。

山余琼树堪呼寿,水入荆溪转更清。

遥想画堂文酒宴,鹤能传信鹿能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苏子瞻学士初通判杭州过秀州遇乡僧本觉庵文长老赋一诗留赠其后以学士再莅杭过之则文已退院三过之圆寂矣皆有诗志其感慨后四百年太守龚君勉于庵内别构丙舍祀苏公颜之曰三过而悉步其韵一时诸贤和之不佞继焉(其一)

五马䟃?白发中,文殊已老尚呼童。

由来万劫俱成幻,何必三过始悟空。

此日使君真好事,当时长者不言功。

若同圆泽论行径,只在钱唐东复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苏子瞻学士初通判杭州过秀州遇乡僧本觉庵文长老赋一诗留赠其后以学士再莅杭过之则文已退院三过之圆寂矣皆有诗志其感慨后四百年太守龚君勉于庵内别构丙舍祀苏公颜之曰三过而悉步其韵一时诸贤和之不佞继焉(其二)

树杪招提郭外村,端明遗偈镇山门。

高僧夏腊何烦计,前辈风流可重论。

谒罢只知词客贵,觉来真让法王尊。

尚疑此话多人我,何似翛然两不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苏子瞻学士初通判杭州过秀州遇乡僧本觉庵文长老赋一诗留赠其后以学士再莅杭过之则文已退院三过之圆寂矣皆有诗志其感慨后四百年太守龚君勉于庵内别构丙舍祀苏公颜之曰三过而悉步其韵一时诸贤和之不佞继焉(其三)

莲社老僧随幻去,蓉城学士也难寻。

三毗尼地无生死,一刹那间有古今。

不向空王抛世法,却从初地寄乡心。

法堂总自巍峨在,还有茱萸探浅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