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日徙居双泉翌日徐自然使君李申之监郡携酒见过退成古调百三十言戏简二公一笑

南行踰万里,公馆烦造请。

主人怜老病,为卜林庐静。

郊居偶然遂,俗虑尽可屏。

双泉信奇绝,岁久浑泥泞。

稍觉藻荇繁,渐已产蛙黾。

涤除赖众力,倾颓费修整。

幽窦响佩环,平地散林影。

潺潺来枕上,客梦安得永。

邦人日夜汲,携挈杂罂皿。

秋蔬灌百畦,夏稻溉千顷。

端能滴冷泉,那复逊冰井。

使君屏歌吹,政恐煞风景。

我亦惯穷独,客至但煎茗。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迁居双泉后的生活场景与心境变化,展现了其对自然环境的深切喜爱和对官场生活的淡然态度。

首句“南行踰万里”点明迁居之远,而后“公馆烦造请”则暗示了诗人过往官场生活的繁忙与应酬之多。接着“主人怜老病,为卜林庐静”两句,表达了主人对诗人身体状况的关怀以及对安静生活环境的安排,体现了人情温暖。

“郊居偶然遂,俗虑尽可屏”两句,诗人通过迁居郊外,远离尘嚣,表达了摆脱世俗忧虑、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双泉信奇绝,岁久浑泥泞”描绘了泉水的奇异美丽,然而年久失修,泥泞不堪的现状,预示着后续的修缮工作。

“稍觉藻荇繁,渐已产蛙黾”、“幽窦响佩环,平地散林影”等句,细腻地描绘了泉水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泉水带来的清幽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潺潺来枕上,客梦安得永”一句,以水声入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与享受。“邦人日夜汲,携挈杂罂皿”、“秋蔬灌百畦,夏稻溉千顷”则展示了双泉周边的农业生产景象,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认同与融入。

“端能滴冷泉,那复逊冰井”、“使君屏歌吹,政恐煞风景”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以及对官场娱乐的淡漠态度。“我亦惯穷独,客至但煎茗”则以自谦之语,展现了诗人独立而淡泊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迁居双泉后的自然生活体验与心境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官场生活的淡然以及对独立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双泉诗

作诗愧才悭,徒勤再三请。

一聆咸池奏,顿觉哇淫静。

恶句如恶人,浪出必遭屏。

君诗似澄江,万里无滓泞。

我诗昩格律,聒耳类蛙黾。

苏公经行地,亭宇稍葺整。

方池湛寒碧,曾照东坡影。

新诗与妙画,千载未为永。

不闻宗庙器,傍欲间瓦皿。

吾徒且加餐,今古屈伸顷。

何如弃寸绳,要出千尺井。

蓬莱隔弱水,未易凌倒景。

时能访幽独,论文具醪茗。

形式: 古风

九日登琼台再次前韵

异乡感节物,聊赴使君请。

层台缥缈间,野旷天宇静。

木落水涵空,氛雾俱远屏。

篱边菊斓斑,远摘带沙泞。

谁云鼓吹雄,谩欲等蛙黾。

短发不胜簪,乌帽倩谁整。

衰颓强追欢,起舞羞顾影。

君忧白昼短,我爱清夜永。

三釂意弥勤,殽酒罄杯皿。

弃置身外事,聊复乐俄顷。

世方汹波澜,我心犹古井。

归来豪兴尽,宴坐朝内景。

明朝汲新泉,旧箧馀赐茗。

形式: 古风

中秋谢彦恭惠酒

中秋有佳月,名酝来海康。

海康太守贤,怜我持空觞。

远分十具至,呼儿唤邻墙。

坐客尽饮流,一举空罍缸。

酒酣对明月,不藉灯烛光。

移席俯清流,照我两鬓霜。

海北与海南,各在天一方。

我老归无期,两地遥相望。

宴坐桄榔庵,守此岁月长。

愿子一咄嗟,跨空结飞梁。

度此往来人,鱼盐变耕桑。

篱边白衣来,莫待菊蕊黄。

形式: 古风

和徐漕苦雨之什

泽国三月雨,浩渺灌室庐。

燮调归化工,佞佛计已疏。

乘时舞鳅鳝,快意凫鹜趋。

君来持龙节,问俗浮江湖。

风涛正豗蹙,斯民岂宁居。

一饱不可期,况乃供军须。

素怀澄清志,慷慨时登车。

田畴得安业,十郡通有无。

阴霾会消释,清风为驱除。

渐闻闾里间,欢声变嗟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