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之喜谈禅纵横迅辩尝摧衲子丛林苦之有诗见赠次其韵

彭侯惯法战,机锋吸西江。

衲子畏面目,望见投矛鏦。

丛林真一害,斯人喧此邦。

我虽耐矢石,貌抗心已降。

霜钟但摩挲,岂敢施微撞。

时来奋棘髯,剧谈对闲窗。

初见摇心树,久则摧幔幢。

遂使浇薄态,琢磨成敦厖。

吾志荷大法,君欲插手扛。

从来内外护,刘远名亦双。

斯道久破碎,百孔而千疮。

要当共补缀,追配能与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器之喜谈禅纵横迅辩尝摧衲子丛林苦之有诗见赠次其韵》。诗中描绘了彭侯擅长战争策略,机智如吸尽西江水,使得僧侣们畏惧,不敢轻易挑战。诗人在面对这种情形时,虽然外表强硬,内心却已有所动摇。

诗中提到“霜钟但摩挲,岂敢施微撞”,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强敌时的谨慎态度,即使内心有所动摇,也不敢轻举妄动。接着,诗人通过“时来奋棘髯,剧谈对闲窗”描绘了自己在适当时机,与对方激烈辩论的情景,甚至在闲适的窗前也能进行深入的讨论。

“初见摇心树,久则摧幔幢”则展现了辩论的激烈程度,起初只是轻微地触动对方的心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能够摧毁对方的防御,使其心志动摇。

最后,“吾志荷大法,君欲插手扛。从来内外护,刘远名亦双。斯道久破碎,百孔而千疮。要当共补缀,追配能与庞。”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对方共同修复佛法,使之完整无缺,追求与庞公(庞德公)一样的成就,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法传承和完善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的执着追求以及与他人辩论时的智慧与勇气。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春去歌

杏子生仁桃叶长,西园日脚踰女墙。

墙阴娇语谁家娘,凉凉作队来采桑。

玉纤拾砾抵翠羽,莺燕笑语殊不忙。

吴蚕睡起未成茧,肺肠已作金丝光。

归来远山堆莫碧,无端野李娇春色。

辛夷花零愁更多,熏骨真香无处觅。

形式: 古风

赠云道

道人有奇骨,野鹤在鸡群。

十年江北南,高踪等浮云。

朅来□国生,纷埃涴衣裙。

西山绕漳水,玉涧连石门。

中有唐朝寺,禅诵度朝昏。

正当袖手去,坐对柏子焚。

君看市朝间,冻蚁环磨轮。

何当作高笑,视世一虻蚊。

形式: 古风

赠少府

每欲一醉竟未尝,今朝杯翠如桄榔。

须臾耳热仰天笑,气吞万里驹方骧。

何从人间有此客,杜门忽见车轩昂。

兴来对我弄弦索,妙观随指追文王。

绝学子云不汲汲,颇许叔度能汪汪。

何当万事付一笑,卧看天雨云飞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次韵明应仲宗传送供

老住江上村,随分亦迎送。

陪堂一钵饭,不得日日供。

唯无清净福,正坐失脩种。

后身老湘庞,测然施心动。

妙语俱积香,把玩废吟讽。

才高气骏特,飞兔不受控。

天与洗妒悭,何止愈头痛。

吾闻佛事门,同宗而异用。

甘贽打粥锅,应仲独送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