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泉

不见六一翁,但见六一泉。

得泉以思翁,昔僧何其贤。

旨哉山中乐,合与苍崖镌。

后来坡仙铭,空以文字传。

山林已禁苑,复与道院连。

兰若纵莫存,此水尤泠然。

岁月诚易与,陵谷终变迁。

薰风拂湖水,晚日明湖烟。

回头叫林逋,醉倒孤山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南宋诗人韩淲所作,名为《六一泉》。诗中描绘了对六一翁的怀念以及对六一泉的赞美之情。通过“不见六一翁,但见六一泉”开篇,诗人表达了对六一翁的深深思念,同时也引出了对六一泉的描述。

接下来,“得泉以思翁,昔僧何其贤。”诗人将对六一翁的怀念寄托于六一泉上,赞美了昔日僧人的智慧与贤能。接着,“旨哉山中乐,合与苍崖镌。”诗人赞叹山中的乐趣,希望将其刻在苍崖之上,使之永存。

“后来坡仙铭,空以文字传。”这里提到了苏东坡,他曾经为六一泉题铭,但文字终究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被遗忘。接着,“山林已禁苑,复与道院连。”描述了山林被改为皇家园林,与道院相连的情景,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变迁。

“兰若纵莫存,此水尤泠然。”即使寺庙可能已经不存在,但六一泉依然清澈冷冽,象征着不变的自然之美。最后,“岁月诚易与,陵谷终变迁。”诗人感慨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但自然之美的永恒不变。

“薰风拂湖水,晚日明湖烟。”描绘了湖面在微风和夕阳下的美丽景象。“回头叫林逋,醉倒孤山前。”诗人想象自己像林逋一样,在孤山前饮酒作乐,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六一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松竹堂次萧宰相韵

鸣琴意自永,小筑松竹林。

公馀一委蛇,巡檐见遥岑。

冰雪凛节操,昼寂绿阴阴。

何事智与名,萧散徵在今。

当年山水间,读书情致深。

仪凤览德辉,终古存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栖闲堂

能栖不能闲,其心未可知。

能闲不能栖,其迹无已时。

栖闲一以名,二者兼得之。

昔春升其堂,尊酒饮于斯。

昆山日夕佳,陂池清渺瀰。

手植花柳间,田园粗充饥。

洁哉两龚家,异代犹许奇。

夫岂忘治功,而故与世违。

汉朝有蒲轮,用舍端不欺。

三江五湖口,君子谨其仪。

何以写我歌,遥遥记所思。

形式: 古风

寄题寿乐亭

兰江生縠波,金华郁嵯峨。

是中鹤发亲,赢得岁月多。

时时著莱衣,儿嬉为婆娑。

抚掌问妻子,我意今如何。

祥风动檐花,美日行庭柯。

更觉山水外,一曲欸乃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过新安月夜步浮丘亭分韵赋诗得弄字

平生风月怀,醉语或惊众。

休倾袁绍杯,且卧毕卓瓮。

使君良不凡,客子恍如梦。

对影将奈何,晓角梅花弄。

形式: 古风 押[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