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子野

江淮落南俯闽峤,山水相背风马牛。

间关草就北征赋,日暮弹铗君何求。

袖中漫刺通姓名,犹及庆历思中州。

子京永叔老交友,白首莺燕陪风流。

今无花月听水调,但见满目森戈矛。

长歌送君万里游,天荒地老令人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我从江淮之地向南俯瞰福建的山岭,山水相隔,如同马和牛各自奔向不同的方向。
在艰难困苦中完成北上的诗篇,傍晚时分,你弹着剑柄,心中所求何事?
随意写下名字在信中,还怀念着庆历年间对中原的思念。
子京、永叔,你们这些老朋友,年华已逝,只有莺燕陪伴,依然风流倜傥。
如今没有花月夜,只能听见流水调,眼前尽是兵器,满目疮痍。
长歌一曲为你万里远行送别,天地苍茫,此情此景让人愁绪满怀。

注释

闽峤:福建的山岭。
风马牛:比喻彼此分离,各奔东西。
北征赋:北上诗篇,指征战或仕途上的作品。
弹铗:古代剑客弹击剑柄,表示怀才不遇。
庆历:北宋仁宗年号,代指那个时代。
中州:中原地区,古时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
莺燕:比喻青春年华,此处指友人。
森戈矛:形容兵器众多,战争景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送张子野》。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张子野的情景,以江淮与福建山岭为背景,暗示了离别的地理距离和环境的苍茫。"间关草就北征赋"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踏上北行旅程的关切,"日暮弹铗君何求"借用战国孟尝君门客冯谖的典故,询问友人此行的志向。

接下来的诗句"袖中漫刺通姓名,犹及庆历思中州"回忆了过去的友情,提及庆历年间,那时他们或许曾共度美好时光。"子京永叔老交友,白首莺燕陪风流"则以欧阳修(字永叔)和梅尧臣(字子京)的友谊为例,赞美他们的交情深厚,即使年华老去,依然风雅相伴。

然而,现实中的场景却与往昔大不相同,"今无花月听水调,但见满目森戈矛"描绘出如今战乱四起,没有了昔日的花月之乐,只有兵器丛生的凄凉景象。最后,诗人以"长歌送君万里游,天荒地老令人愁"表达深深的离愁别绪,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情的怀念,又有对时局的忧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感。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送张仲实

持斧上东山,伐木鸟群呼。

道义不相敦,朋友良可无。

嗟我聚糠秕,从君味膏腴。

方辔蹈先轨,联绶趋正涂。

事功期远致,诗翰亦小娱。

但令交久长,不恨别须臾。

岁律阴峥嵘,客程路盘纡。

人事况寡欢,月异时复殊。

疏梅忆孤屿,新柳怀清湖。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送李义夫出游二首(其二)

少年有志东山卧,晚岁方图北海游。

糊口饥宁甘半菽,拄胸气尚食全牛。

问唐元振今谁在,欲赵平原何处求。

赤白洪崖两相厄,不妨诗句各风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李义夫出游二首(其一)

与君丱角志相期,岁晏行藏各有违。

老树晚花空自媚,秋林病叶更先稀。

时情淡薄元无味,世路艰危总是机。

门外北风吹自冽,旅人琐琐欲安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李正斋

龚黄吁已远,循吏舍公谁。

卧辙留行色,归装减到时。

朝争驰荐剡,郡议立生祠。

寂寂燕台客,难酬国士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