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弹奏一种名为“筝”的古代乐器的情景。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细腻,是一幅生动的画面。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这里,“鸣筝”指的是筝发出的声音,它如同鸟鸣一般清脆悦耳;“金粟柱”则是筝上的装饰,可能是用金丝编织的柱状物件,显得精致而华丽;“素手”形容女子的手白嫩漂亮,而“玉房前”则暗示了她所处的环境,是一座富贵之家中的精美房间。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场景和人物的特征。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这两句诗表达的是女子内心的情感。这里的“周郎”指的是三国时期的英雄周瑜,常被用来比喻理想中的白马王子;“顾”字则意味着希望得到他的一瞥。然而,“时时误拂弦”表明女子在弹筝时,不自觉地因思念而弄错了琴弦,这种行为反映出她内心的不安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古代女子怀春待爱的生动画面。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而微妙,是一首非常有情调的作品。
不详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传书报刘尹,何事忆陶家。
若为篱边菊,山中有此花。
自从君弃妾,憔悴不羞人。
唯馀坏粉泪,未免映衫匀。
山舍千年树,江亭万里云。
回潮迎伍相,骤雨送湘君。
李陵初送子卿回,汉月明明照帐来。
忆著长安旧游处,千门万户玉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