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临察

昔日长安际会时,客情乡思两依依。

金门次第俱升达,云路高低各奋飞。

御史班资知任重,谏官章绶愧才微。

今来共理藩宣事,自古相逢似此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从前在长安繁华时期,旅人的情感和家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
仕途如登金门,各有晋升,大家奋力向前,不论职位高低。
担任御史职务深知责任重大,身为谏官却感才能不足而惭愧。
今日一同处理边疆事务,这样的相遇自古以来罕见。

注释

昔:从前。
长安:古代都城,这里指唐朝首都。
际会:交汇,此处指仕途机会。
客情:旅人的感情。
乡思:对家乡的思念。
金门:代指朝廷或显赫的官职。
次第:依次,陆续。
升达:晋升提拔。
云路:比喻仕途。
奋飞:努力奋斗。
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
班资:官阶,资历。
任重:责任重大。
才微:才能不足。
共理:共同处理。
藩宣事:边疆宣抚之事。
此稀:这样罕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友情的主题,通过对过去某个时刻的回忆来表达。诗人首先提到“昔日长安际会时”,这是对过往在长安(古代京城,即今天的西安)相聚时光的追忆。"客情乡思两依依"则形象地表达了旅途中的友情和乡愁交织的情感状态。

接着,“金门次第俱升达,云路高低各奋飞”用富丽堂皇的景象来描绘官员们在朝廷中的位置和地位,每个人都像云中之鸟,各自奋飞,展现了诗人对权力场合的观察。

"御史班资知任重,谏官章绶愧才微"则是对两种不同职责官员的描写。御史掌管监察,班资即官位之阶;谏官负责直言提醒,章绶象征着文职之贵。这里强调的是他们各自承担的重任,以及对于才能的自我反省。

最后,“今来共理藩宣事,自古相逢似此稀”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处理边疆军务时的情景,并感叹这种缘分在历史上是多么难得。"藩宣事"指的是边关和宣传的国家大事,"共理"意味着一起商讨,这里的“今来”即是诗人与友人的当前境遇。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记忆的回顾,以及对现实职责的认真态度,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相逢之难得的哲思。

收录诗词(156)

田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 字:表圣
  • 籍贯:嘉州洪雅(今属四川眉山市)
  • 生卒年:940~1004

相关古诗词

西楼残月歌

西楼置酒宾客欢,西楼酒阑夜亦残。

汪汪月华如玉盘,酒力不禁明月寒。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李谟吹笛歌

洛阳少年称李谟,众推横笛多功夫。

当时教坊第一部,算得比衣皆不如。

天津杨柳笼桥绿,胧月澹烟何处宿。

不怕金吾禁夜严,偷得新翻禁中曲。

曲中次第能记持,尽向乔栏闇谱之。

性聪心慧归来习,分明把向月中吹。

五音嘈囋相搀出,呼宫吸徵尤奇崛。

谁羡曹纲善琵琶,未说阳陶能觱栗。

缠声不断如连环,重声忽转如回山。

清新不比落梅曲,飘飖乍象霓裳翻。

碎节繁音交砉騞,南箕鼓风箫籁窄。

一斛明珠一索穿,撒落金盘催曲拍。

铮摐大抵声雄豪,历历出群宫调高。

丰隆惊得蛟螭起,雨趁云随初啸嗥。

每到换头多顿挫,一声忽迸疑轰破。

玲珑祇许牙枝催,清脆不容他乐和。

宫城响应声更辉,夜静月明诸处闻。

何人懒忆马南郡,知予已胜桓将军。

明皇上楼初听得,听罢沈呤都不测。

宣令遍询坊巷中,旋使王人捕入宫。

李谟悉心以实封,皇慈由是宽其罪。

后来落魄如散仙,扁舟玩月江湖天。

绣囊探出金线管,扬眉舐唇徒自怜。

惊神动鬼吹一曲,指法尤高气海圆。

波浪无风帖然静,千里水面铺轻烟。

水族精灵潜鼓舞,老龙变见来相顾。

因将铁笛相对吹,李谟未识无惊怖。

乃知艺但出众奇,不独人知鬼亦知。

形式: 古风

夜宴词

天如瑟瑟盘,恢廓忆万里。

古称天倾西北半在地,夜转繁星磨海水。

逡巡转上星彩高,北半未定光飘飘。

楚王夜入章华宴,红绡烛笼满宫殿。

美人歌舞云雨迷,不知寒漏催银箭。

形式: 古风

短歌行

晓月苍苍向烟灭,朝阳焰焰明丹阙。

杜鹃催促踯躅开,鶗鴂已鸣芳草歇。

芳春苦不为君留,古人劝君秉烛游。

愿与松乔弄云月,紫泥仙海鸾皇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