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操十首(其三)龟山操

龟之氛兮,不能云雨。龟之蘖兮,不中梁柱。

龟之大兮,祗以奄鲁。知将隳兮,哀莫余伍。

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

形式: 琴操 押[麌]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古人对龟的崇拜和借以表达自己处境之苦的诗句。诗中的“龟之氛兮,不能云雨”和“龟之蘖兮,不中梁柱”两句,通过形象地比喻,揭示了作者自身无法施展抱负、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无奈情怀。

接着,“龟之大兮,祗以奄鲁”一句,借用龟的大来表达自己的宏伟志向和坚韧不拔的品格。这里的“奄鲁”可能指的是作者对未来美好预期的坚持不懈。

而最后两句,“知将隳兮,哀莫余伍。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动荡、朋友离散的哀叹,以及对昔日荣光(“周公”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贤君)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中寻求精神依托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些诗句通过对龟的描写,抒发了作者个人的抱负与苦闷,以及对于时代变迁、人事沧桑的深切感慨。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琴操十首(其四)越裳操

雨之施物以孳,我何意于彼为。

自周之先,其艰其勤。以有疆宇,私我后人。

我祖在上,四方在下。厥临孔威,敢戏以侮。

孰荒于门,孰治于田。四海既均,越裳是臣。

形式: 琴操

琴操十首(其一)将归操

秋之水兮,其色幽幽。我将济兮,不得其由。

涉其浅兮,石齧我足。乘其深兮,龙入我舟。

我济而悔兮,将安归尤。

归兮归兮,无与石斗兮,无应龙求。

形式: 琴操

琴操十首(其五)拘幽操

目窈窈兮,其凝其盲。耳肃肃兮,听不闻声。

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与星。

有知无知兮,为死为生。呜呼!

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

形式: 琴操

琴操十首(其八)雉朝飞操

雉之飞,于朝日。群雌孤雄,意气横出。

当东而西,当啄而飞。随飞随啄,群雌粥粥。

嗟我虽人,曾不如彼雉鸡。

生身七十年,无一妾与妃。

形式: 琴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