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秋华.耦庚继室郑宜人哀辞

赋笔催妆,映宫袍、秀色鸾钗相倚。

春枕正酣,惊心杜鹃啼起。

前番泪湿湘筠,赖梦好、扬州重缔。

嫣香,更匆匆、褪却蕃釐仙蕊。怊怅画屏底。

叹明珠乍剖,枉悬娇帨。镜台近、绣褓认,几回凝睇。

人闲过眼空花,但锦裀、倩魂犹系。愁悴。

问他年、左芬知未。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鉴赏

这首《惜秋华》是清代词人周之琦为悼念继妻郑宜人所作。词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开篇“赋笔催妆”,以赋笔描绘出新婚时的场景,映照着宫袍与鸾钗,秀色可餐,相依相伴。接着,“春枕正酣,惊心杜鹃啼起”,春日里,主人公在甜蜜的梦中被杜鹃的啼声惊醒,预示着即将面对离别的痛苦。

“前番泪湿湘筠,赖梦好、扬州重缔”两句,回忆了过去相聚的美好时光,即使泪水浸湿了湘竹,但梦境中的重逢给了他们希望。然而,“嫣香,更匆匆、褪却蕃釐仙蕊”,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如同花朵般迅速凋零,失去了往日的芬芳。

“怊怅画屏底。叹明珠乍剖,枉悬娇帨”表达了对亡妻的深深怀念。明珠般的妻子突然离世,如同娇美的衣饰被无情地悬挂,徒增哀伤。接下来,“镜台近、绣褓认,几回凝睇”描述了主人公在镜前、绣褓旁,凝视着妻子留下的物品,心中充满了不舍与回忆。

“人闲过眼空花,但锦裀、倩魂犹系”则表达了对妻子灵魂的牵挂。即使时间流逝,物是人非,但主人公的心中仍存有妻子的身影,如同锦褥上的花纹,虽已消逝,却永远铭记于心。

最后,“愁悴。问他年、左芬知未”则是对未来的担忧与期盼。愁容满面,不知来年是否能再见到妻子的音容笑貌,充满了无尽的哀愁与期待。

整首词以哀婉的笔触,深情地描绘了主人公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金盏子

彩笔休拈,锦字慵题,病馀无力。

又坠叶吟秋,疏棂外、闲了翠云消息。

懒听桂苑啼鸟,引琼箫悽恻。

西风泪、花冷素蟾,偏是广寒人只。

倦燕忽如客,待归去、苍烟暗故国。

沈沈绣帘易隔,宵来梦、比似曲屏还窄。

看取小扇尘生,嗟空箱抛掷。

消魂处、愁缕恨丝,机声催织。

形式: 词牌: 金盏子

金缕曲.次日见吾亭词,倚调和之

桂苑悽芳讯。黯消魂、亭亭镜影,做成眉晕。

碧海青天依然在,偏是圆规难认。

漫重溯、春前幽恨。

两度伤心秋更苦,料嫦娥、泪也金波陨。

千里梦,几曾准。清游但说良宵近。

望婵娟、瑶台笛里,旧情休问。

羽盖霓旌经行处,天路闲愁无尽。

待传语、纤阿纡轸。

露脚斜飞银兔悄,绛霄长、谁寄人间信。

灯炷落,漏声紧。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应天长

莺花近甸,鸿雪去程,依稀梦境堪觅。

记否那回携手,汀波恋馀碧。

垂虹影,还自直,有几许、倩魂消得。

画眉冷,走马人来,鸥鹭曾识。

回念别离时,陌上香泥,罗带为谁拭。

怕说绣鞯行处,鞭丝堕秋色。前踪认,如过翼。

尽唤起、暮愁千尺。断桥外,细雨恹恹,重问村驿。

形式: 词牌: 应天长

陌上花.题仙山图

神山望里分明,幻出玉楼珠榭。

碧晃金迷,榄取几多姚冶。

仙源近接长生路,髣髴紫兰人下。

眷游情、不是闻风元圃,等闲图画。

漫相看、梦影雕甍倚处,月斧云斤无价。

凤管吹空,一曲绮筵歌罢。

天钱辛苦谁赢得,却向黄姑亲借。

但沈吟、怕说冰夷飞盖,翠澜生也。

形式: 词牌: 陌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