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处士例营营,惟君纵此生。
闲能资寿考,健不换公卿。
药圃妻同耨,山田子共耕。
定知丹熟后,无姓亦无名。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逸生活的理想图景,处士不问世事,只求淡泊明志,长寿安康,不羡慕官爵。诗中的“药圃妻同耨,山田子共耕”表达了家庭和谐、共同劳作的田园乐趣。最后两句“定知丹熟后,无姓亦无名”则透露出隐逸之人对功名利禄的超脱,以及对自然规律的顺应,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自由。
诗中语言简练,意境清新,体现了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哲思,颇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甘复贬事,乐夫久矣”的意境。
不详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到来常听说清虚,手把玄元七字书。
仙籍不知名姓有,道情惟见往来疏。
已能绝粒无饥色,早晚休官买隐居。
便欲去随为弟子,片云孤鹤可相于。
街西静观求居处,不到权门到寺频。
禁掖人知连状荐,国庠官满一家贫。
清仪称是蓬瀛客,直气堪为谏诤臣。
自顾无成年渐长,报恩惟愿杀微身。
腹是群书笥,官为六义师。
情高少尘事,朝下足闲时。
有句同人伏,无私胄子知。
汉庭公议在,正与触邪宜。
高文与盛德,皆谓古无伦。
圣代生才子,明庭有谏臣。
已瞻龙衮近,渐向凤池新。
却忆波涛郡,来时岛屿春。
名因诗句大,家似布衣贫。
曾暗投新轴,频闻奖滞身。
照吟清夕月,送药紫霞人。
终计依门馆,何疑不化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