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谯仲甫致政闻南迁见寄(其二)

群蜚逐食傍人鸣,暝霭蒸山浓欲倾。

世事满头归未得,片心直向日边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成群的鸟儿在寻找食物时发出鸣叫,傍晚的雾气笼罩着山峦,仿佛要倾倒下来。
世间纷扰,我满心忧虑却无法摆脱,只有我的一片真心向着太阳,明亮而坚定。

注释

群蜚:成群的鸟儿。
逐食:寻找食物。
傍人鸣:在附近发出鸣叫。
暝霭:傍晚的雾气。
蒸山:笼罩山峦。
浓欲倾:浓厚得似乎要倾倒。
世事:世间纷扰。
满头:满心忧虑。
归未得:无法摆脱。
片心:一片真心。
直向:向着。
日边明:太阳明亮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景象和诗人的心境。首句“群蜚逐食傍人鸣”,通过写成群的飞鸟在觅食时发出的鸣叫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含了人生的忙碌与追求。次句“暝霭蒸山浓欲倾”,则描绘了傍晚时分,山间雾气蒸腾,仿佛要倾覆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浓厚而沉郁的氛围。

诗人接着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其中,“世事满头归未得”,表达了他对世间纷扰的感慨,以及对无法摆脱世俗事务的无奈。然而,最后一句“片心直向日边明”,诗人以坚定的态度表明,尽管世事繁杂,他的内心依然向往光明,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寓情,既有对生活琐事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体现了魏了翁诗作的清新脱俗和深沉内敛。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德先步月答所问语(其二)

夜景湛虚明,浩然无与京。

如今苏氏妇,但指圣人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次韵德先步月答所问语(其一)

三更端正月,皎亮直瑶京。

客问心之体,无言对太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次韵德先步月答所问语(其三)

霁月光湓浦,吟风归洛京。

迥无纤霭翳,千古识真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西叔兄生日(其一)

从渠冷煖广文君,发越春和别有根。

乐意融融兄及弟,庆流衮衮子生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