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如昼与仲退坐松巢煮茶

河淡星欲无,碧展天一幅。

天孙分锦章,荐此半规玉。

明入千家窗,此兴几人足。

慷慨商声歌,主客俱不俗。

泠泠古松根,枯樵煮寒瀑。

清啸拍阑干,悲猿挂高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月光如昼的情景,诗人与友人坐在松巢中煮茶,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首句“河淡星欲无,碧展天一幅”以淡雅之笔勾勒出夜空的静谧与深邃,仿佛整个天空铺展开来,一片碧蓝,星辰似乎都隐匿了踪迹。接着,“天孙分锦章,荐此半规玉”运用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天上的织女所织的锦缎,展现出月光的柔和与美丽。

“明入千家窗,此兴几人足”则表达了月光洒满人间,照亮千家万户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美好时刻的珍惜与感慨,似乎在问世间能有多少人能感受到这份宁静与喜悦。接下来的“慷慨商声歌,主客俱不俗”,描述了在这样的夜晚,人们欢聚一堂,歌声悠扬,气氛融洽,没有俗气,充满了生活的热情与真挚的情感。

最后,“泠泠古松根,枯樵煮寒瀑。清啸拍阑干,悲猿挂高木”四句,通过自然界的元素,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深沉。古松根、寒瀑、清啸、悲猿,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生命的坚韧。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在宁静夜晚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收录诗词(362)

徐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字:山玉
  • 号:松巢
  • 籍贯:江西鄱阳
  • 生卒年:1255~1325

相关古诗词

九月初七夜寓双溪精舍

深巷足秋意,市声寂无哗。

门前篱落閒,淡淡牵牛花。

老树罢西风,羁鸿叫寒沙。

念我同袍子,渺焉天一涯。

别离怅交情,漂零惜年华。

清坐抚遗编,行吟岸乌纱。

世味尝已熟,呼童烹灵芽。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客枕有感

寒关掩秋寂,幽斋俗尘空。

沉沉夜将半,孤灯结花红。

衣杵响深巷,塔铃哦天风。

依依诉幽恨,四壁惟秋虫。

市人竞刀锥,奔走犹憧憧。

众欲何有涯,百年会须穷。

高眠道心长,无言候晨钟。

形式: 古风

癸未三月初七日泛舟东溪寻访赵石斋于方壶山中临分留呈

短篷载烟雨,鼓枻过东溪。

盘桓万山间,乘兴信所之。

桃花流水岸,缭绕路欲迷。

隐隐鸡犬声,时时出翠微。

支筇试幽讨,中有高人居。

平湖湛寒碧,疏林擢新枝。

始至俗眼明,延缘遂忘疲。

方瞳绿发翁,一笑深相知。

高谭漱芳润,探囊出新诗。

拍手孤鸿翔,拄杖凌空飞。

举酒对东风,献酬各不辞。

欲去不忍去,绿树鸣催归。

我欲从公住,奈此尘鞅羁。

形式: 古风

晚步用简斋韵

沉沉万竹间,舟行欲佳适。

樵儿未归来,笛声在苍壁。

我本非隐沦,偶得喧中寂。

延缘不知疲,小径光已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