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山道院

古院嵚?石作层,绿苔芳草近郊坰。

溪流偶到门前合,山色偏来竹里青。

静与黄蜂通户牖,閒将白鸟共沙汀。

道人亦有能琴者,一曲清徽最可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古老的庭院倚着岩石建起,层层叠叠,绿苔和芳草环绕着近郊的田野。
小溪偶然流经门前,山色特别在竹林中显得更加青翠。
静谧中,黄蜂与我相通于门窗之间,悠闲时与白鸟共享沙滩的宁静。
这里也有会弹琴的道士,一曲清雅的音乐最为动听。

注释

古院:古老的庭院。
嵚?石:倚着岩石。
层:层层叠叠。
绿苔:绿色苔藓。
芳草:香草。
郊坰:近郊的田野。
溪流:小溪。
门前合:流经门前。
山色:山景。
竹里青:竹林中的青翠。
静:静谧。
黄蜂:黄蜂。
户牖:门窗。
白鸟:白鸟。
沙汀:沙滩。
道人:道士。
能琴者:会弹琴的人。
清徽:清雅的音乐。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中道院景象。"古院嵚崟石作层",开篇便展现出古朴的道院坐落在层层叠叠的石头之上,富有历史感。"绿苔芳草近郊坰",进一步描绘了道院周边环境的生机盎然,绿意盎然的苔藓和草地延伸至郊外的田野。

"溪流偶到门前合,山色偏来竹里青",诗人以流水和山色为线索,暗示道院的僻静与自然的亲近。溪流偶然流经院门,山色则特别青睐竹林,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静与黄蜂通户牖,閒将白鸟共沙汀",通过黄蜂来访和白鸟栖息,描绘出道院内外的和谐宁静,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最后,"道人亦有能琴者,一曲清徽最可听",点明了道院生活的闲适,道人弹奏的琴音清雅悠扬,成为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增添了诗意的韵味。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山道院的静谧之美,传达出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80)

徐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文渊。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 号:灵渊
  • 籍贯: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
  • 生卒年:1162~1214

相关古诗词

题石门洞

瀑水东南冠,庐山未足论。

飞来长似雨,流处不知源。

洞里龙为宅,溪边石作门。

修行谢康乐,庵有故基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题李氏山亭

斗建魁星地,城隅李氏亭。

竹高随路有,山静隔江青。

人在云间语,潮生户外汀。

凭高一长望,疑欲入沧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题李商叟半村堂

住屋半依村,先生气貌尊。

若非迎好客,长是掩柴门。

觅句行山影,披蓑钓月痕。

固贫年八十,惟得令名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题陈待制湖庄

园无三亩地,四面水连天。

行向楼高处,却如身在船。

野花春渚外,山色海云边。

一任人来往,兹怀亦浩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