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园送张彻侍御归使

东风花树下,送尔出京城。

久抱伤春意,新添惜别情。

归来身已病,相见眼还明。

更遣将诗酒,谁家逐后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春风中盛开的花树下,我为你送别,直到你离开京城。
长久以来,我心中满是对春天逝去的感伤,如今又增添了离别的哀愁。
等你回来时,我已经身心疲惫,但见到你依然眼神明亮。
我打算借诗酒来排解情绪,却不知哪家年轻人会像你一样追逐这样的生活。

注释

东风:春风。
花树下:盛开的花丛中。
伤春意:对春天逝去的感伤。
惜别情:离别的悲伤之情。
归来:返回。
眼还明:眼神依旧明亮。
诗酒:借酒浇愁,写诗抒怀。
逐后生:追逐年轻的生活方式。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名为《杏园送张彻侍御归使》。诗中通过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不舍昼夕的惆怅心情。

“东风花树下,送尔出京城。” 开篇即设定了一种春日送别的场景,东风拂过盛开的花树之下,朋友正要离开京城,这样的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

“久抱伤春意,新添惜别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长期以来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朋友离去所产生的新的不舍之情。这里的“伤春”并非单纯指对春天的留恋,而是包含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惆怅。

“归来身已病,相见眼还明。” 朋友回到京城后,因思念和别离而生病,但两人的友情依旧清晰如故,这里的“眼”不仅指肉体之眼,更象征着心灵的窗户,即使身体受到了伤害,内心对彼此的情谊仍然明亮。

“更遣将诗酒,谁家逐后生。” 最后的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继续通过写诗饮酒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在询问朋友未来将要何去。这里的“逐后生”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蕴含着一种无奈和不确定性。

总体来说,韩愈这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面对离别时内心复杂而细腻的感情。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闲游二首(其一)

雨后来更好,绕池遍青青。

柳花闲度竹,菱叶故穿萍。

独坐殊未厌,孤斟讵能醒。

持竿至日暮,幽咏欲谁听。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闲游二首(其二)

兹游苦不数,再到遂经旬。

萍盖污池净,藤笼老树新。

林乌鸣讶客,岸竹长遮邻。

子云祗自守,奚事九衢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和仆射相公朝回见寄

尽瘁年将久,公今始暂闲。

事随忧共减,诗与酒俱还。

放意机衡外,收身矢石间。

秋台风日迥,正好看前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

汉家旧种明光殿,炎帝还书本草经。

岂似满朝承雨露,共看传赐出青冥。

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

食罢自知无所报,空然惭汗仰皇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