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藏楼杂诗(其七)

幼时学为文,独喜柳子厚。

《断刑》与《时令》,熟读常在口。

近人尚桐城,其论深抑柳。

阳湖实支派,相袭亦已久。

柳文彼所轻,学柳更何有。

奇人吾炜士,爱我忘其丑。

咨嗟愧室辞,沈至信高手。

子亦毗陵宗,胡不惮众诟?

损名勿轻言,意子适被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海藏楼杂诗》中的第七首。诗中,作者以个人的文学偏好为切入点,表达了对柳宗元(柳子厚)散文的喜爱和对其被后人忽视的看法。他批评了当时流行的桐城派对柳宗元的贬低,认为阳湖派虽然继承了柳宗元的风格,但柳文的价值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诗人提到奇人炜士(炜士可能是某位欣赏柳宗元的人)对自己的肯定,感叹自己因炜士的欣赏而感到欣慰,同时也质疑为何不坚持自己的喜好,即使会遭受他人指责。最后,诗人告诫对方不要轻易贬损自己的名声,暗示对方可能是因为饮酒而说出这番话。整首诗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于文学传统的独特见解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海藏楼杂诗(其十一)

倚楼闻妙香,心知必有异。

披衣行草际,初日未到地。

丛兰虽竞开,微甘岂高味。

幽寻入篱侧,泠泠袭露气。

一花藏深碧,冰雪抱殊致。

踟蹰欲却步,绝世难逼视。

素心非吾侣,自顾果形秽。

端逢姑射仙,绰约方掩袂。

怅然不能去,有意在尘外。

形式: 古风

海藏楼杂诗(其十四)

物生必有耦,二者道之门。

俗士务执一,百世成争端。

寒暑与昼夜,相需不待言。

彼此各是非,孰能为平反?

圣智坐未达,著述迷乾坤。

强同诚可哀,末流遂滔天。

摩厉得发明,转战亦竞前。

哲人非世用,宥之入自然。

形式: 古风

海藏楼杂诗(其二十五)

寄禅本才士,为僧名转盛。

见嘲壬秋翁,岛瘦心所病。

今年学寒郊,风味颇峭硬。

虽云六十化,未免近饾饤。

山人当自寿,雄据天童胜。

以诗作佛事,四海必响应。

聊为童子戏,直入散僧圣。

形式: 古风

海藏楼杂诗(其二十八)

孔子语闻道,乃曰夕死可。

闻道知几人,死者盖已夥。

读之每失笑,求道计殊左。

道自有生死,安之实在我。

畏死而乐生,死遂为子祸。

吾今伏孔子,敢死气磊砢。

彼云魂有灵,亦未脱缰锁。

形式: 古风 押[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