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藏楼杂诗(其十四)

物生必有耦,二者道之门。

俗士务执一,百世成争端。

寒暑与昼夜,相需不待言。

彼此各是非,孰能为平反?

圣智坐未达,著述迷乾坤。

强同诚可哀,末流遂滔天。

摩厉得发明,转战亦竞前。

哲人非世用,宥之入自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海藏楼杂诗(其十四)》,作者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郑孝胥。诗中探讨了世间万物对立统一的哲学观念,批评了世俗之人执着于单一视角,导致纷争不断。诗人以寒暑昼夜为例,强调它们相互依存而无需赘言,指出是非之间的相对性难以评判。他批评了圣贤智者未能完全理解这个道理,导致他们的理论在现实中产生了混乱。诗中还表达了对过度强调同一性的悲哀,以及对回归自然法则的向往。最后,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并不追求世俗的实用,而是顺应自然之道。整首诗寓含深意,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海藏楼杂诗(其二十五)

寄禅本才士,为僧名转盛。

见嘲壬秋翁,岛瘦心所病。

今年学寒郊,风味颇峭硬。

虽云六十化,未免近饾饤。

山人当自寿,雄据天童胜。

以诗作佛事,四海必响应。

聊为童子戏,直入散僧圣。

形式: 古风

海藏楼杂诗(其二十八)

孔子语闻道,乃曰夕死可。

闻道知几人,死者盖已夥。

读之每失笑,求道计殊左。

道自有生死,安之实在我。

畏死而乐生,死遂为子祸。

吾今伏孔子,敢死气磊砢。

彼云魂有灵,亦未脱缰锁。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海藏楼杂诗(其三十二)

守国知以兵,何如守以民。

无民孰与国,恃官终难存。

吾民弱至此,久散不能群。

救亡事虽急,翻欲治本原。

扬汤以止沸,岂如去其薪。

满蒙苟相合,不下千万人。

部落得渐强,地利谁能分?

交通实上策,速决胡逡巡?

锡公持此谋,程公为我言。

我许为一行,暂为诸侯宾。

悲歌极慷慨,老去弥苦辛。

形式: 古风

海藏楼杂诗(其三十三)

万物役于人,见用乃为贵。

是岂万物情,诬之因自遂。

试看鹤乘轩,孰与翔天外?

惟人有殊性,徇意终不悔。

少游与文渊,两已适相背。

平生吝轻掷,老去若可弃。

每思犯至难,头璧誓俱碎。

惜哉时无人,谁解赏雄概?

楼头意万里,缩手久不快。

倚阑更小留,安閒故常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