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镃的作品,名为《与诸弟游天竺》。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自然情怀和深远的意境。
“出门残月带晨鸦,飞盖相从纵五花。”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出行的情景。残月未退,晨鸦初鸣,与兄弟们一同踏上旅途,车盖飞扬,宛如五彩斑斓的云朵。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也映射出了诗人心中的喜悦和期待。
“风绰败芦依岸老,水分洲渚抱山斜。” 这两句则描画了一个秋末或冬初的水边风光。风轻拂过河岸,吹动了衰败的芦苇,而水流在沙洲和湖泊间穿行,其姿态仿佛在拥抱着倾斜的山峦。这段落展现了诗人对秋冬景物特有的感悟,以及他对自然界中生命力与静谧之美的捕捉。
“櫜鞬未遂书生志,钟磬聊寻衲子家。” 这两句透露出了诗人的某种遗憾和追求。櫜鞬是古代的一种车辆,而钟磬则是一种乐器。这两者在这里象征着诗人未竟的学问志向和对音乐的喜爱,他希望能够找到那些懂得他心意的人家。
“何物最能舒望眼,晓云吹霁不成霞。” 最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诗人问及哪种景象能够最大限度地舒展他的视野和心胸,而答案是清晨的薄雾,它吹拂着露水,却没有形成华丽的霞光。这是一个关于平淡之美、宁静之境的写照,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审美情趣。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更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