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右史之京(其十)

春风忽断雁行疏,染翰青云照锦裾。

知尔已传招隐赋,相思更寄枕中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送右史之京》组诗中的第十首。诗中以春风为引子,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诗意。

“春风忽断雁行疏”,春风乍起,雁阵渐稀,这一句既描绘了春日景象,也暗喻离别之情。春风本是温暖和煦的象征,但在诗人笔下却成了离别的使者,雁行的疏落,仿佛预示着友人即将远行,留下的是淡淡的哀愁。

“染翰青云照锦裾”,“染翰”指挥笔书写,“青云”比喻高远的境界或美好的未来,“锦裾”则是华丽的衣裳。这句诗通过描绘友人即将踏上旅途,前程似锦,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不舍与祝福。

“知尔已传招隐赋”,“招隐赋”是汉代文学家东方朔所作的一篇作品,原意是劝说隐士出山从政。这里借用“招隐赋”的典故,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理解与支持,即使友人选择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诗人也能理解并尊重。

“相思更寄枕中书”,“相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枕中书”则是一种隐喻,指的是友人离开后,诗人将思念寄托在书信之中,通过文字来传递情感。这句诗不仅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也体现了古人通过书信维系情感的传统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送右史之京(其十一)

秦女窗前桂叶垂,那堪春色斗双眉。

君家自种淮南树,处处淹留好为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右史之京(其十二)

春光明日是长安,杨柳青青傍酒寒。

也自道君为客好,那应犹作故园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宿开元寺示诸子

三十年前住此峰,白云流水见相从。

那知此日东林会,更听开元寺里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重寄伯承

桃花不似玉颜红,顾影扬蛾入汉宫。

才说长门人便老,黄金无赋买春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