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右史之京(其十二)

春光明日是长安,杨柳青青傍酒寒。

也自道君为客好,那应犹作故园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京城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春光明日是长安”,以明媚的春光和繁华的长安城作为背景,渲染出送别时的氛围,暗示着友人即将踏入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环境。接着,“杨柳青青傍酒寒”一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青翠的杨柳和略带寒意的酒,营造了一种既温馨又略显凄凉的离别场景,杨柳常被古人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而酒则常常与离别宴席相联系,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也自道君为客好”一句,诗人以第三人称的角度,表达了对友人即将成为异乡之客的理解与认同,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感慨,似乎在说,即使身在异乡,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最后,“那应犹作故园看”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祝福,希望友人即便身处他乡,也能将故乡的美好记忆深藏心底,保持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深祝福与牵挂。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宿开元寺示诸子

三十年前住此峰,白云流水见相从。

那知此日东林会,更听开元寺里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重寄伯承

桃花不似玉颜红,顾影扬蛾入汉宫。

才说长门人便老,黄金无赋买春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答殿卿潞河旅次见忆之作

十载萧条作逐臣,长安明日更逢春。

那能不醉新丰酒,且自江湖忆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锦阳川途中醉归答刘山人

锦溪人醉接䍦斜,邀客看花右史家。

右史未归休下马,长安城里正看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