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十二首(其二)

对酒不能饮,看鬓欲成丝。

眼中咄咄怪事,谁可合时宜。

几许弓蛇薏苡,一片白衣苍狗,大概尽如斯。

耳热勿击筑,劫急且围棋。牧猪奴,屠狗侩,贩缯儿。

黥徒伎俩,止此恩怨乌嘻嘻。

免狡竟遭人异,蚕巧那堪自缚,断送老头皮。

奋袂为公舞,烂醉莫须辞。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是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通过“对酒不能饮”、“看鬓欲成丝”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以“眼中咄咄怪事,谁可合时宜”描绘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暗示出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无奈。

“几许弓蛇薏苡,一片白衣苍狗”运用比喻手法,将复杂多变的人性和世事比作难以捉摸的自然现象,形象地展现了人生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大概尽如斯”则总结了这种普遍性,强调了人生的普遍规律和无奈。

“耳热勿击筑,劫急且围棋”两句,以饮酒和下棋为喻,表达了在困境或压力之下,人们往往选择逃避现实,寻求暂时的慰藉。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隐晦批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消极避世的心态。

后半部分“牧猪奴,屠狗侩,贩缯儿。黥徒伎俩,止此恩怨乌嘻嘻”直接点明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斗争,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残酷。而“免狡竟遭人异,蚕巧那堪自缚,断送老头皮”则表达了对人性中狡猾与善良的矛盾,以及个体在社会规则下的无力感。

最后,“奋袂为公舞,烂醉莫须辞”则是诗人情感的释放,他愿意为了正义和理想而奋斗,即使最终只能以酒解忧,也绝不放弃。这种态度既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抗,也是对个人理想的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深刻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某些侧面,以及诗人对于人生、社会和理想的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十二首(其三)

佳人难再得,逝者叹如斯。

风外晓星明灭,愁绝在东时。

落叶半窗如梦,绡帐一层如雾,只有断魂知。

晓妆怜小女,学母画双眉。心中事,眼中泪,画中姿。

哭煞梁鸿,夫妇白了鬓边丝。

一样寒梅官阁,几队花钿蝉鬓,顿少一人随。

雏凤不能语,索乳指灵帷。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支]韵

水调歌头十二首(其五)

东海不复见,世德重清门。

绝代流风馀韵,披拂见遗芬。

乔木广留嘉荫,丛桂浓堆别业,秋色正平分。

倚树读书者,金粟是夫君。淮海气,书画手,宰官身。

合向木樨花畔,添写月中人。

妾本芙蓉艳艳,郎似紫薇冉冉,黄色到眉痕。

衣上暗香袭,底用换炉熏。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十二首(其六)

一苇载翁去,岂有羡鱼情。

为爱秣陵秋色,独泛大江横。

不是磻溪隐士,不是富春男子,不乞鉴湖清。

三朝瀛海客,八帙老先生。唤农父,引牛牧,召樵兄。

醉向白苹洲畔,把酒问长庚。

人颂起居八座,翁恋烟波万顷,笑与鹭鸥盟。

何必赤松子,遁迹采黄精。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庚]韵

水调歌头十二首(其七)

一载住京国,户外满朱轮。

就问朝廷掌故,声望鼎彝陈。

六十年来三老,八千岁中乔木,翁是漆园椿。

风流文字吟,矍铄谪仙人。买归棹,整鱼具,理丝缗。

暂别兰陔馨膳,游泳率吾真。

不列玉箫金管,只载法书名画,去结米家邻。

来岁桂丛发,重到作嘉宾。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