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欲问葛陂安在哉,端疑波底化龙来。
子猷此兴君知否,小径何妨卷竹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亶的《和刘珵西湖十洲·竹屿》。诗人以葛陂的传说为引子,想象葛陂化身龙潜藏于湖底,表达了对神秘自然的向往和对历史遗迹的追溯。"子猷此兴君知否"引用了王徽之(字子猷)的典故,他喜好山水,此处暗示诗人也有同样的雅兴。最后一句"小径何妨卷竹开"则描绘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境,诗人提议不妨推开竹林小径,去探寻葛陂的踪迹,流露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探索之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神话与现实的交织,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沉思,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不详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暖吹红紫上青枝,掠水风烟巧自持。
蜂蝶鸬鹚各芳意,锦囊消得探春诗。
小雨如酥露乍晞,屿花汀柳自相依。
画桥不碍寻春屐,谁傍烟波拾翠归。
亭亭古干对沧浪,雨洗风飘老吹香。
晚岁何人同寂寞,水西我有读书堂。
困倚沧波绿却摇,冷烟疏雨共萧条。
谁将轻薄娇春态,强拂人头向市桥。